相关文章  
  • 五大考古发现 埃及黄金小棺材榜首
  • 重庆大石坝恐龙化石急寻展览场馆
  • 墨西哥发现最大的阿兹台克神像
  • 古罗马沉船内藏有千年鱼露
  • 江南土墩墓一罐蛋封存3000多年
  • 新马泰面临更大的海啸威胁
  • 气温不断上升 北极熊面临灭绝
  • 9000年前中国古酒沦落美国客
  • 武则天墓下宫遗址布局逐步露真容
  • 发掘秦始皇修建的高速公路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帝王陵风雨飘摇的50年(组图)<%=id%>

    帝王陵


      
    帝王陵


      开挖帝陵的决策背景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的文章,立即引来广泛关注,评论者很快也分成赞成和反对两大阵营。

      对于类似的争论,已经沉睡了2200余年的秦始皇也许早已不堪其扰了。因为这样的争论已经持续了50年。关于沉睡的帝王是否该开棺重见天日,迄今仍未能盖棺定论。

      一切都是从定陵开始。1956年开挖的北京定陵,是新中国发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墓,也是我国主动挖掘的惟一一座帝陵。

      定陵为明十三陵之一,埋葬着明代第13位皇帝明神宗(也就是著名的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历经300余年的定陵不仅以其建筑的恢弘、典雅、精致令世人瞩目,而且以其出土的3000余件精湛的随葬品震惊了世界。

      能说清定陵挖掘始末的亲历者已经不多了。赵其昌,定陵发掘考古工作队队长应该算是难得的一个。“在50年前,挖帝王陵就存在完全对立的两派观点。”赵其昌对本报记者说。

      最先提出由国家来挖掘帝陵这一大胆设想的人已无从考据,有案可查的是,1955年10月4日,一份由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等人起草的《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摆在了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的办公桌上,兹事体大,报告很快到了主管文化的陈毅副总理和周恩来总理手中。

      消息传开,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长夏鼐大惊,因为这份报告是北京市主管文化的副市长吴晗发起的,吴晗是造诣很深的明史专家,他的意见举足轻重。郑、夏力陈当时的技术水平还难以承担这样大规模陵墓的挖掘工作,出土古物在保存、复原方面的技术也不过关;吴晗则反驳说解放后人力物力都有条件胜任这项巨大工程。郭沫若、邓拓等赞成挖掘的人也通过不同方式加紧在中央领导人那里的宣传攻势。官司最后打到了周恩来那里。5天后,报告获毛泽东首肯。

      “长陵发掘委员会”随之成立,28岁的赵其昌担任发掘工作队队长。由于偶然的原因,进展迟缓的长陵发掘转移到了定陵,1957年5月,使用铁铲、手电筒等工具,人们打开了定陵地宫,取出了丝绸、青花瓷等大量文物。第一个进入地宫的赵其昌也被称作“定陵挖掘第一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