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埃及将开采两千年前法老金矿
  • 新疆恐龙沟出土亚洲第一龙
  • 清朝龙王庙行宫宝藏流失之谜
  • 中日专家用碳测定敦煌壁画年龄
  • 唐朝以前观音菩萨竟是男儿身
  • 百余件海外回流文物北京开拍
  • 最贵中国工艺品下月拍卖(组图)
  • 张五常:如果我就是秦始皇!
  • 曹操: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 张五常:打开秦皇陵的时候到了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中国2008年复原郑和宝船<%=id%>

    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驶抵上海,在申城市民中掀起一股“航海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复原“郑和宝船”的工作。

      中国人民*海军装备部原部长、海军少将郑明日前在上海表示,中国复原“郑和宝船”的工作,从2000年创意以来,几经坎坷,终于在2005年由马来西亚华裔商人和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政府共同投资兴建,初步计划第一艘木船2008年建成。

      与此同时,香港一位爱国商人也已筹措资金,策划打造另一艘“郑和宝船”。

      身为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的郑明认为,“郑和宝船”是中华海洋历史文化遗产,它与北京太和殿、天坛同代齐名,已有约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帆船的优秀典型。

      据介绍,复原后的“郑和宝船”将是历史上同期最大的仿古木帆船,总长60-70余米,船宽13-14余米,桅高30-40余米,复原工作将主要采用传统技术。

      郑明表示,由于历史资料缺乏,“郑和宝船”远洋时的旗子图样及船内外装饰的象征意义还不得而知,希望社会各界人士献计献策。

      关于郑和宝船将来的用途,郑明认为,应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形象代表,多开发文化活动,而不应过多地打造商业活动。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受命率水师七下西洋,友好访问了30多个亚非国家与地区,交流文明,传播友谊,开拓贸易。

    【责任编辑 张洪】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