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上虞石河被确定为冰川遗迹!
  • 是谁拿的中国国宝最多?
  •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搬家
  • 重庆云阳深山出土商周早期古物
  • 新技术再现俄国皇室贵妇面容
  • 施琅后裔大马举办珍贵文物展出
  • 耗时25年调查蒙娜丽莎的真实身份
  • 疑似楚庄王墓荆州开始发掘!
  • 湖北熊家冢楚墓开始前期挖掘
  • 台风桑美重创福建千年古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唐代铸梵钟遗址亮相古钟馆!<%=id%>

    铸梵钟遗址
    工作人员正在对铸钟遗址进行加固


      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铸梵钟遗址出土后在发掘地封存两年

      本报讯 昨天,一处重达9吨的唐代铸梵钟遗址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露出真容。经过加固,这处铸梵钟遗址将在近期展出。据了解,这是目前中国最早的一处铸梵钟遗址。

      ■出土

      教学楼施工挖出遗址

      2003年,河南郑州第三中学教学楼施工。工人在挖地基时,一个外形完整、设有台阶的操作台显露出来。坑壁及底部为红色烧土,中间有一个残损的钟形土坯。经当地文物部门鉴定,这是一处古代铸造梵钟的遗迹。

      该处遗迹底部直径1.60米,外径2.40米,残高1.34米。经专家考证,这处遗址为唐代铸梵钟内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铸造梵钟遗址,是铸梵钟史上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但是由于体积太大,当地文物部门只能采取“异地起取保护”。从坑中取出的铸梵钟遗址被长宽高均为3米的木箱整个包住,再用工字钢固定。在发掘原址二三十米外,工作人员重新挖掘了一个大坑,将套箱的遗址重新埋入地下。

      ■安置

      展厅卸门迎珍宝

      2004年底,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得知这处遗址的情况,经馆领导的多方协调征集,遗址在2005年11月运抵北京。此时,由于古钟馆正在修缮,套箱保护的遗址被暂时安置在古钟馆前的广场上。

      今年6月,古钟馆经过修缮后重新开馆,并在钟铃铸造展厅中为这处遗址留出展位。6月19日,搬运遗址的前期工作开始。市文研所的工作人员打开木箱,将遗址内的原土压实,然后使用医用纱布将遗迹整体包裹。在湿纱布上撒石膏粉后,工作人员再铺一层纱布,最后在遗迹外层抹上一层石膏浆。“使用纱布可以提高石膏的拉伸性和韧性,使得遗迹在搬运过程中不至于受到破坏。”市文研所董育纲介绍。

      6月22日上午8点,重达9吨的遗址被吊车吊上拖车,运进古钟馆。在钟铃铸造展厅外,工人使用脚手架钢管和木板,搭建了一个通到展厅内的轨道。由于遗址体积太大,展厅大门被卸下。吊车将遗址吊到轨道上,由工人用铁勾拽,后面用撬杠推,连拖带拽将遗址拖到展厅中央。

      ■用途

      两轮加固后将公展

      昨天中午,在古钟馆钟铃铸造展厅,一名文保人员正在用注射器向遗址外部喷射药水。据了解,遗址材质为沙性较强的红烧土,展出前还需要进行两次加固保护。昨天进行的首次加固中,工作人员将收集的原址烧土加入化学粘接剂,填充遗址上的裂痕。此外,遗址外部也将喷上化学加固剂。“这种加固剂是专门用于文物保护的,由几种药水勾兑成。”

      市文研所董育纲介绍,近期,遗址还将进行一次整体封护,涂抹加固的痕迹。加固结束后,这一国内最早的铸梵钟遗址将与观众见面。

    【责任编辑 徐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