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揭开蒋介石晚年生活的神秘面纱
揭开蒋介石晚年生活的神秘面纱
中外科学家联手欲揭开西夏王朝神
法国考古学家表示:            
多米尼加即将                  
2800年前珍宝惊现于世 周朝诸侯大
湖南怀化:2战国古墓揭开神秘面纱
迄今发现最完整的茶马古道地图揭
中国古生物学家揭开神秘亿年蜻蜓
考古发掘揭开袍谷战国遗址神秘面
  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考古 >> 考古发现 >> 正文
  揭开《尚书》真面目:发表保训及武王乐诗  

李学勤(左二)和研究团队的工作人员在一起。 郭海军 摄

从这批竹简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佚尚书”的内容。

  近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宣布了对清华简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中心整理出来的第一篇简书《保训》以及新近发现的周武王时的乐诗,均为《尚书》佚篇。专家指出,目前的清华简初步释读尚进行到三分之一,未来有望能解读出更多的惊喜。

  而这一切,又让数千年来关于儒家经典《尚书》的种种争议成为焦点话题。那么,《尚书》尤其是《古文尚书》究竟是怎么回事,它的真相又如何呢?

  发现 2388枚竹简记经典

  2008年7月,经由校友捐赠,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竹简典籍,与这批竹简同时入藏的,还有传为同出的漆绘木笥(装竹简的箱子)残部,纹饰带有楚国艺术风格。而这批简也简称为“清华简”。其中简的形制多种多样,最长的达到46厘米,最短的为10厘米左右。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指出,经全国11位权威学者专家的观察和鉴定一致认为,“从竹简形制和文字看,这批竹简应是楚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简册,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

  5个月后,清华大学还对这批清华简进行了科学测定。李学勤介绍说,当时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清华简无字残片样品做了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的数据是“公元前305±30年”,即相当于战国中期偏晚,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估计一致。

  不过,由于较长时间流散,这批简到清华大学时部分已经发生菌害霉变,“为此我们采取了3步走策略。”

  在对竹简进行逐支清洗保护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家也加入其中开展了清华简的摄影工作。“第三个阶段就是根据照片进行初步释读和研究,最终确定清华简共为2388枚(包括少数残片)。”李学勤指出,释读研究过程,研究人员最先认出的是《尚书》的内容。“《尚书》目前有传世的内容,所以最初接触时,就认出了清华简中《尚书》的内容。”

时间:2009-5-4 21:37:1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陆 |

Copyriht 2006 - 2007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