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美国医学研究称:验血可预知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天然气凝析油脱硫通过验收
  • 大庆石化两种ABS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 英国将于2010年发射自制月球探测器
  • 微软将推新Mac版Office 兼容英特尔PowerPC芯
  •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辣椒能杀死癌细胞
  • Google搜索助力天文望远镜 每夜处理30TB数据
  • Atmel与SkyeTek携手 推出领先的安全RFID技术
  • 大庆油田深井施工技术获新突破
  • 我国第一座高超声速数值风洞建成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前沿科技 >>前沿信息

    我国科研人员正加紧研发高效智能采煤机 分三步实现井下无人采煤<%=id%>

    有“减人”但不“压产”的办法?记者从中国煤炭科学院上海分院获悉,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正全力攻关,开发高效智能采煤机,让机械化采煤工业机器人自动完成采煤作业,减少井下作业矿工人数,最终实现井下“无人采煤工作面”。
    ...
    ... “无人采煤工作面”需要依靠先进的装备,即给采煤机安上一套聪明的“大脑”,让笨拙的采煤机可以根据煤层走势的变化,自动调整方向、高度和速度,而不再需要工人在工作面内实时调节。矿工则只要通过无线通讯设备或者宽带网络服务功能,在远程向机器发出各种指令,而无需亲自下井操作。这套智能设备一旦投入使用,可在保证煤炭产量的前提下,使井下作业人数至少减少70%左右。对一些煤层厚度低于1.3米,矿工难以“钻”下井的薄煤层开采来说,“无人采煤工作面”尤其具有独到的优势。
    ...
    ... 国家发改委的统计表明,去年1-11月,全国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2500多起,死亡约4200人,重大瓦斯事故呈上升趋势。在去年1月1日到11月27日发生的23起特大瓦斯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中,八成以上发生在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由于采掘工作面上集中了较多的矿工,因此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伤亡人数往往惨重。随着煤层开采深度逐年加大,采煤工作面作业愈加困难和危险,发生事故后救援更为困难。
    ...
    ... 负责该项目的科研人员告诉记者,除了习惯性违章、超能力超强度生产外,采煤机械设备落后是煤矿安全的一大软肋,改变这一现状的唯一出路就是提高我国采煤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据悉,国外采用刨煤机技术已实现了薄煤层无人采煤机工作面。而我国煤炭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的大部分设备购置于上世纪70年代中或以前,超期服役机械约70%。而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投入研发资金不足,我国煤机新产品开发到成熟的周期平均超过1年,而美国在1990年就已达到新产品设计周期3个星期、试制周期3个月的水平。
    ...
    ...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国家发改委的审批阶段。科研人员准备分三步实现“无人”目标:“十一五”期间,首先实现对煤层开采的远程控制,再实现记忆截割的智能控制。最终通过手持式、便携式或台式计算机、宽带网络系统和井下视频系统,实现完全地面远程控制。..



    ..



    .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