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微软Open XML对阵ODF 文件格式大战升级
  • 西北工大研制出国内首款手机显示驱动芯片
  • 重油悬浮床加氢技术工业化试验成功
  • 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化电厂项目通过验收
  • 华纳开发新型光盘技术 同时兼容蓝光、HD DVD
  • 效果不亚于类固醇的抗炎症物质问世
  • 探索被进化遗弃的有害DNA
  • 《Development》杂志即将发表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成果
  • 美发明环氧材料昆虫眼
  • 中国石油大学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关键技术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前沿科技 >>前沿信息

    肥料新制法:营养胶水替代水<%=id%>

    从上海化工研究院获悉,该院化肥研究所所长朱东明巧妙利用一种本身就含氮磷的“营养胶水”,代替水把原料直接制成了颗粒肥料,不仅省却了烘干步骤,质量指标还优于国家标准,该填补国内空白产品将于一年后上市。
      作为专门配制的“营养餐”,复合肥必须符合农作物的“胃口”。肥料如以粉末形式播撒,不仅会被作物叶面“截留”,风吹雨淋还会流失;以溶液形式施肥,则运输量大,浪费人力,不符合大规模机械化施肥要求。因此国家规定,复合肥需呈固态粒状,直径可达1毫米至4.75毫米,且粒状物含量应在90%以上。另一方面,复合肥如含水过多,受压容易结块,故含水量也不得超过2%。目前,国内约四分之三的厂商采用“团粒法”生产粒状复合肥,但该法利用水或水蒸气粘结原料并团聚造粒,需购买昂贵而耗能的干燥和除尘设备,还得处理因干燥产生的含氮磷钾肥料粉尘的大量尾气。
      为解决这一难题,朱东明带领课题组历经3年多,配制出一种含水极少的“营养胶水”,它不但能“粘”住大多数原料,而且本身就是作物所需的营养。这种被命名为“无需干燥制备复合肥料”的新发明,用浓度95%—99.7%的尿素或磷铵等来替代水,加入不断旋转的特制造粒机,被“胶水”粘起来的大块原料被碎成小颗粒,未粘合的粉末原料也被捏成了粒状。这些小颗粒再到抛光机里打个滚,磨两下,圆整光滑的干燥粒状肥料就诞生了。据测量,它们直径均在2.5到4.5毫米之间,大小相当均匀。其粒状含量高达99%,高于国家标准约一成;同时含水量不足1%,只是国家上限的一半。
      据介绍,这种复合肥生产法因无需干燥及尾气除尘过程,可将设备、能耗、人力等成本降低15%左右。按全国4000家复合肥厂家、每年产量近亿吨计算,如有一半厂家应用新方法,每年节约下来的成本就可多生产数百万吨肥料。此外,尿素、磷铵等浓缩液构成的“胶水”只是氮磷厂的中间产品,这使原料采购成本也随之下降。据悉,该发明已申请国家专利,计划约一年后在国内100家肥料厂中推广使用。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该发明专利鉴定委员会主任朱子彬教授鉴定意见:这项技术在节能降耗、提高装置生产能力、降低产品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符合国情,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



    .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