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以色列开发出抗细菌的肽和脂肽类药物
  • 研究发现一种古老的草药能提取出新型抗生素
  • 我国葡萄属植物野生种抗白粉病基因克隆研究国际领先
  • 日开发出万倍增强光传导作用的纳米电源(图)
  • 输变电产品自主创新获重大突破
  • 西部自主研发最大液压机在万州调试成功(图)
  • 关注癌症研究新方向:表观遗传学
  • 酶法生产生物柴油新工艺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 国内首列低地板轻轨车在长春下线
  • 设计:家电业的新披挂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前沿科技 >>前沿信息

    -196℃冷藏濒危鱼种 东海所建冷冻精子库助珍稀鱼类再续香火(图)<%=id%>


    章龙珍小心翼翼地从液氮罐中取出西伯利亚鲟的精子。
    ... 文汇报2006年12月20日讯. 长江不见白鳍豚的消息,让不少人扼腕叹息:“如果早一点保护,也许还有希望。”为避免重蹈覆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正尝试为东海区的珍稀及濒危鱼种建立冷冻精子库,以便在不得已的时候,通过人工繁殖等方式为它们“再续香火”。
    ... 要保持活力经久不衰,鱼类精子的生活环境究竟得多冷?“-196℃!”该所研究员章龙珍的回答,让记者不禁打了个寒战。章龙珍告诉记者,理论上说,-196℃的超低温可以让精子无限期保存。利用这一方法,国外研究人员对鱼类精子保存的最长时间已达7年。
    ... 走进实验室,几个煤气罐大小的液氮罐一字排开。章龙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其中一个,从里面抽出一根不锈钢钢管,扑面而来的冷气随即化作缕缕轻烟。紧接着,她用镊子从钢管中夹出一簇装满乳白色液体的离心管,说:“这些牛奶状物质就是鱼类的精子。”
    ... 自承担国家科技部“东海区水产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与共享二期——精子的保存”课题以来,章龙珍和同事已经为西伯利亚鲟和日本黄姑鱼成功保存了精子。下一步,课题组打算将精子库的重点放在东海区域的珍稀及濒危鱼种上,如刀鲚、凤鲚、松江鲈鱼等。
    ... 由于产卵量的悬殊,鱼类的濒危速度较之豚类相对较慢,但人类决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章龙珍说,上世纪80年代,长江鲥鱼的人工繁殖取得突破,但终因捕不到野生亲本而无法延续研究。短短20年后的今天,这一物种已基本绝迹。预留精子,不仅能及时阻止濒危鱼种的消亡,也能防止人工繁殖过程中的物种退化。
    ... 当然,要用类似“试管婴儿”的手段挽救鱼类,光有精子还不行。但由于鱼类卵子极易被激活,目前,保存卵子尚有一定困难。章龙珍说,最好的办法是直接保存胚胎,也就是受精卵,但难度很大。为此,课题组将在这一方面不断探索。
    ... 除了技术方面的难点,日趋恶化的鱼类生态环境让章龙珍不免担忧:“现在,许多珍稀鱼种已经很难捕到了。比如,这次日本黄姑鱼的野生亲本就是从韩国引进的。”章龙珍说,胚胎保存只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补救措施,如果环境继续恶化,许多鱼类胚胎可能来不及保存,就将从地球上消失了。
    ..



    [发表评论]..

    ..



    .
    .
    .
    中国科技资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