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科学家解决量子加密的远距离传输问题
  • 无机纳米粒子复合塑料的工艺特性及研究进展
  • 一体化加氢装置把渣油变成轻质油技术获得成功
  • 美研究人员发现治疗骨质疏松新方法
  • 中化集团建成两套HFC-134a生产装置
  • 我国建立并完善了重要植物有害生物分子检测和抗药性诊断技术体系
  • 美开发新型发射技术 磁线圈或取代火箭(图)
  • 美开发出人工胡须阵列 可探测物体图形和液体流速及方向
  • 两光子量子态精确传输六光子纠缠态操纵成功 我科学家首次实现复合系统量子态隐形传输
  • 上海科学家用转染色体技术培育人源化老鼠 老鼠制药厂生产人类抗体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前沿科技 >>前沿信息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德国合作发明MELK技术<%=id%>

    千变万化的时空组合,期待能找出其中的规律。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和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等知名研究机构合作研究的《应用多维自动荧光显微技术分析蛋白质的拓扑结构和功能》科学论文刊登在2006年10月2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并且被选作这一期刊物的封面故事。
      这篇论文的作者包括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的瓦尔德.舒伯特(Walter Schubert)教授、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德乐思(Andreas Dress)教授和另外8位合作者。
      这篇论文运用作者发明的“多抗原配体图谱(MELK)”技术,研究细胞内蛋白质在时间-空间上的排列及其与细胞功能的相关性,这项新技术可以同时在单细胞内检测跟踪上百个蛋白质,从而使细胞生物学研究步入了拓扑研究的时代。
      在细胞“社会”里,蛋白质“公民”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科学家关注,但采用以前的研究方法追踪其行迹,一次只能“排摸”几个或十来个蛋白质。比如,寻找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靶点,需研究许多张病理切片。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的瓦尔德.舒伯特教授、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德乐思教授和另外8位合作者,应用多维自动荧光显微技术,让蛋白质的拓扑结构在显微镜下快速“现形”。在同一张病理切片上,科研人员可以同时跟踪上百个蛋白质,不仅将它们在活细胞中的三维分布尽收眼底,而且能掌握它们互相之间的复杂关系。
      科学家还运用MELK技术分析癌症、慢性疼痛和牛皮癣三种疾病,得到了大量的复杂数据,并发展了处理这些复杂数据的基本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研究成果显示,MELK技术可用于识别人类疾病的新诊断标记,寻找治疗靶标,确定组成蛋白质网络的蛋白的定位。
      这篇论文指出:“尽管最近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有种种进展,但对蛋白质网络在时间?空间上如何决定其功能了解甚少,这是后基因组研究的主要目标。细胞中的蛋白质要形成相互作用的网络,蛋白质必须以合适的浓度在适当的时间处于相应的位置。这意味着,细胞中具特定功能的分子网络中的蛋白质必然服从一定的时空组合关系,而检测和量化这种组合关系是后蛋白质组学中的最大挑战。”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成立于去年10月,是德国马普学会在中国的第一个伙伴研究所。短短一年内,该研究所已经从全世界招聘了近十名优秀科学家,并迅速和欧洲、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开展了全球性合作。由该所参与完成的“这种检测蛋白质的新技术,将揭开活细胞生命的神秘面纱”。
      权威专家认为,这一研究表明了科学家们已经作好迎接这一巨大挑战的准备。这也是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应用这项技术在细胞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取得革命性和突破性成果的大好机遇。
    .
    .
    中国科技资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