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科学家发明药物和解毒剂一体化分子
  • 分子剪刀被证明是癌症细胞转移的原因
  • 全球最大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生产基地落成
  • 欧洲专家提出肠癌预后新见解
  • 世界上首条氯代苯酐生产线建成 被认为是目前最先进最经济的技术路线
  • 哈佛科学家制成小型微流电磁装置
  • 科学家发明对生物细胞的纳米尺度分析方法
  • 美国科学家发明新型燃料电池催化剂
  • 除尘又出新技术模板
  • InfiniBand新技术iSCSI提升存储速度 性能增20倍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前沿科技 >>前沿信息

    中德科学家合作发明多抗原配体图谱技术(图<%=id%>

    ttp://www.cas.ac.cn/uploadfiles/gif/2006/10/7/120557.gif" width=130 border=0>
    10月2日出版的《自然·生物技术》封面
    ... 中国科学院网2006年10月7日报道...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和德国马格德堡大学日前携手找到了“捷径”:他们合作发明的“多抗原配体图谱(MELK)”技术,能同时在单个细胞内检测跟踪上百个蛋白质。10月2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将这篇论文选作封面文章。
    ... 蛋白质是细胞最重要的结构成分,参与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在细胞“社会”里,蛋白质“公民”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科学家关注,但采用以前的研究方法追踪其行迹,一次只能“排摸”几个或十来个蛋白质。比如,寻找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靶点,需研究许多张病理切片。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的瓦尔德·舒伯特教授、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德乐思教授和另外8位合作者,应用多维自动荧光显微技术,让蛋白质的拓扑结构在显微镜下快速“现形”。在同一张病理切片上,科研人员可以同时跟踪上百个蛋白质,不仅将它们在活细胞中的三维分布尽收眼底,而且能掌握它们互相之间的复杂关系。
    ... 科学家还运用MELK技术分析癌症、慢性疼痛和牛皮癣三种疾病,得到了大量的复杂数据,并发展了处理这些复杂数据的基本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研究成果显示,MELK技术可用于识别人类疾病的新诊断标记,寻找治疗靶标,确定组成蛋白质网络的蛋白的定位。
    ... 封面文章指出:“细胞中具特定功能的分子网络中的蛋白质必然服从一定的时空组合关系,而检测和量化这种组合关系是后蛋白质组学中的最大挑战。”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成立于去年10月,是德国马普学会在中国的第一个伙伴研究所。短短一年内,该研究所已经从全世界招聘了近十名优秀科学家,并迅速和欧洲、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开展了全球性合作。由该所参与完成的这一蛋白质检测新技术,将揭开活细胞生命的神秘面纱。
    .
    .
    .
    .
    中国科技资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