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丰田Estima混合动力车:行驶平稳安静 电池槽位无碍座椅排列(图)
  • 宫颈癌基因治疗特异性新技术研究成功
  • 我国氢能轿车研发水平与世界同步 利用工业副产品制氢使用成本低于汽油(图)
  • 研究发现DNA损伤可以引发乳腺癌
  • 美公司发明智能能源管理装置 连接电网和互联网
  • IBM研究人员: 单分子系统可反复存储读取数据
  • 冲电气量产内置FIFO内存的3维低噪音LSI 可强力去除暗处产生的CCD相机噪音(图)
  • 国家863计划促进了我国优质肉鸡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
  • 日美拟发射观测卫星监测二氧化碳浓度
  • 日计划用闲置电脑组建超级计算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前沿科技 >>前沿信息

    研究显示分子将成为新型混合芯片的存储单元<%=id%>

    虽然目前混合集成电路的发展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是这项技术很有希望生产出存储密度极高的芯片,每平方厘米1000亿比特。
      
    ... 意大利STMicroelectronics的科学家Gianfranco Cerofolini和Danilo Mascolo分析了现有技术的状况,提出了大规模生产混合非易失型存储器的最成功的方法。该研究小组的最近一期的《Semiconductor Science & 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我们提出了可以在0.1T比特的集成尺度上大规模生产混合集成电路的方法。所有限制这项技术发展的因素都要求现有技术进行调整,以便适应新技术。”
      
    ... 在他们的混合集成电路装置中,科学家们最开始是从微电子硅芯片出发的,硅芯片上有纳米交叉点,每个交叉点上最多有一万个分子,所以它也被称为“微米-纳米-分子集成电路”。其中单个的分子起到了存储设备的作用,因为它们具有两个不同的导电状态(电压高和低),可以用来记录比特信息。每个分子都利用电子形成的电流来存储不同的状态,导通或切断。电子可以隧穿效应而抹除掉存储的信息。该研究小组在论文中说:“这些假设的分子可以模仿闪存单元的结构和功能。如果分子允许存在导电性差别很大的两种状态,那么整个结构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混合纳米-微型集成电路,比特密度将达到每平方厘米1000亿。”
      
    ... Cerofolini和Mascolo认为在下面两个方面还存在困难:生产成本和大规模生产。集成电路工业中,金钱比生产工艺更重要:如果你能在足够小的芯片上以可接受的成本设计出一种生产方法,那么就能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计算机、手机、PDA等),生产上也就能得到比设计成本高得多回报。
      
    ... 尽管这项技术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分子的可靠性等,这些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Cerofolini和Mascolo仍然认为微米-纳米-分子集成电路很有发展前景。他们说:“为了把这项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沉积技术、氧化技术和各项异性腐蚀技术,以及允许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反复读写的技术。并且要求亚微米尺度上成立的化学、流变学等性质在纳米尺度上仍然成立。”
    .
    .
    .
    中国科技资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