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湖南怀化:2战国古墓揭开神秘面纱
  • 古罗马石碑泄露伦敦旧称
  • 甘肃大地湾考古获重大成果
  • 新疆绿色食品科技行动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
  • 杂交油菜秦优7号通过成果鉴定
  • 含有大鳞大马哈鱼生长因子的酵母菌获国家发明专利
  • 我国优质高产农林新品种培育取得显著进展
  • 我国农业生物技术整体水平跃居世界先进
  • 巴西加紧酸性水果的基因测序与品种改良
  • 科学家发现分子差异能去除水稻中的杂草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前沿科技 >>前沿信息

    我国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应用取得显著成效<%=id%>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小麦品种产量潜力增长缓慢,要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必须在小麦育种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上进行创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介绍说,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既保留了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的特性,在应用时又无需对育性进行鉴定,而且轮选群体株高容易得到控制,因而是理想的轮回选择工具。利用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技术,我国科学家已经育成了一批综合性状优良、产量有较大突破的小麦新品种(系)。
      “轮选987”是利用矮败小麦技术选育出来的第一个国审品种,其表现出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适应范围广的特点。该品种参加北方冬麦区区域试验,在生产试验、生产示范和新品种展示方面,产量都名列第一,比对照组平均增产14.6%。2003年国家小麦新品种展示北京试点有42个品种参加,在产量位居前10名的品种中,有5个品种是用矮败小麦技术选育出来的。目前,全国已有50余家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引进矮败小麦,建立矮败小麦轮选群体近百个,已选育出新品种10多个,有50多个品系正在参加国家、省(市)区域试验。
      刘秉华说,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都得益于品种遗传改良的进展。矮败小麦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宝贵遗传资源,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矮败小麦兼有异花授粉和自花授粉的特性,是便利的遗传改良工具。利用它可以进行复合杂交、阶梯杂交、聚合杂交和轮回选择,同时在分子育种中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刘旭说,将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体系与分子育种体系进行整合,利用转育成矮败小麦的大面积推广品种做轮回亲本,可有效解决分子育种体系中大规模的杂交、回交的难题,大规模地挖掘现有种质资源及近缘种属中与产量、品质和抗性有关的基因,并组成轮回选择群体,实现多个目标基因在优良遗传背景下的聚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小麦育种效率。
    .
    .
    中国科技资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