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世界七大奇迹之法洛斯灯塔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知识

    鹰匠植轮——<%=id%>

    鹰匠植轮》,红陶制品,制作于公元6世纪,高75厘米,现收藏于日本奈良大和文华馆。

    公元4世纪到7世纪,是日本的原始封建主义时代。由于这个时代的统治者喜欢为自己修建宏大的坟墓,因此也称为古坟时代。古坟时代最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就是植轮、石人和石马。植轮是一种放在坟墓里的殉葬品,最早是用来代替活人的。它一般为红陶制品,类似于中国汉代的陶俑和冥器,经过简单烧制,但不上釉,所以表面比较粗糙。从内容上看,植轮分为圆筒植轮和形象植轮。圆筒植轮是早期的植轮制品,是空心的,结构简单,整体和局部都尽量做成圆筒状,直立插在土中。形象植轮是由圆筒植轮演化来的,比圆筒植轮稍微复杂,有人物、动物、物品、房屋等各种式样,其中的人物都被做成坟墓主人的仆人形象,姿态也较为丰富多样。

    这尊鹰匠植轮制作于古坟时代后期,是一个专为坟墓主人饲养鹰的仆人形象。他直立着,下肢被简化成两个又粗又短的圆墩,上肢奇短无比,装饰有护腕,腰间有佩剑,肩膀上停了一只鹰。这个人形植轮的各部分比例很不恰当,脸部的刻画也缺乏个性,只是一种对实际事物的简单模仿,制作上也比较粗糙。事实上,大部分植轮都是如此,但作为日本独特的雕塑文化,它们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