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生物安全(Biosafety)
  •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
  • 全球*与反应网络(Global Out-break Alert and Response Network)
  • 燃料电池(Fuel Cell)
  • 人文发展指数(HDI)
  • 柔性制造技术(flexib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MT)
  • 深空探测(Deep Space Exploration)
  • 生命体征(vital signs)
  • 生命体征(vital signs)
  • 生态伦理学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知识

    生物防治 (biological control)<%=id%>

        包括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其主要措施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繁殖优势天敌、发展性激素防治虫害等。是人类依靠科技进步向病虫草害做斗争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天敌是生物治虫的有效措施,成本低、效果好、节省农药、保护环境。我国20世纪50年代南方柑桔产区引进澳洲瓢虫防治柑桔吹绵蚧,北方果区引进日光蜂防治苹果绵蚜虫,均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利用瓢虫、蜘蛛、食蚜蝇、草铃虫等大面积防治小麦蚜虫和棉花蚜虫取得进展。

      以菌治虫是80年代新兴的生物防治技术。它是利用昆虫的病原微生物杀死害虫。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菌、原生物等,对人畜均无影响,使用时比较安全,无残留毒性,害虫对细菌也无法产生抗药性,因此,微生物农药的杀虫效果在所有防治技术中名列前茅。昆虫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苏云金杆菌等十几科类型,它能在害虫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一种毒素,使害虫食入后发生肠道麻痹,引起四肢瘫痪,停止进食;有的细菌进入害虫血腔后,大量繁殖,引起害虫败血症而死亡。苏云金杆菌防治玉米螟、稻苞虫、棉铃虫、烟素虫、菜青虫均有显著效果,成为当今世界微生物农药杀虫剂的首要品种。

      性诱杀虫剂是用化学不育剂使害虫失去繁殖力,造成绝育而达到杀虫的目的。美国科学家尼普林在防治危害牲畜的螺旋锤幼虫的研究上做出卓越成绩。他查清昆虫的生命周期及其交配过程,在实验条件下培养出大量的雄性不育螺旋锤蝇,然后释放出去与雌蝇交配,使之无法产卵育孵,害虫数量大大减少。尼普林用牛肉饲养的蛆培育了2.75亿只雄蝇,然后用钻-r照射处理,与之交配的雌蝇即失去繁殖功能。在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地区采用这种技术获得很大成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