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澳大利亚联邦
  • 塞舌尔共和国
  • 毛里求斯共和国
  • 津巴布韦共和国
  • 博茨瓦纳共和国
  • 纳米比亚共和国
  • 南非共和国
  • 斯威士兰王国
  • 莱索托王国
  • 厄立特里亚国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大洋洲

    帕劳共和国<%=id%>

    帕劳共和国概况

      名称:帕劳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Palau)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8∶5。旗地为蓝色,中间偏左处有一轮金色圆月,象征民族团结和结束外国统治。

        国徽:呈圆形。中间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房屋,下端刻有“1981”字样,表明1981年宪法生效,帕劳共和国成立(当时为自治共和国)。圆环下方写着“帕劳共和国”。

      独立日:10月1日(1994年)

      首府:科罗尔 (Koror) 

      自然地理:陆地面积493平方公里。位于西太平洋,关岛以南700英里处,属加罗林群岛,是太平洋进入东南亚的门户之一。由200多个火山型岛屿和珊瑚岛组成,分布在南北长640公里的海面上,其中只有8个岛有常住居民。属热带气侯。

      人口:17225人(1995年)。多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通用英语。信奉基督教。

      简史:帕劳旧称帛琉、贝劳。4000年前就有人居住。1710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但直至18世纪末欧洲人才开始涉足这一地区,1885年被西班牙占领,1898年被西班牙卖给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占领,战后成为日本的委任统治地。第二次大战期间被美国攻占。1947年,联合国将其交美国托管,与马绍尔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构成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四个*实体。1969年,贝劳开始就未来*地位同美国谈判。1977年5月,卡特政府宣布于1981年中止托管协议。1980年组成政府,改名帕劳共和国。1981年当地宪法生效。1982年8月与美签订了《自由联系条约》。根据条约规定,结束托管后,帕劳有权治理内政外交,防务和安全仍由美国负责。但该条约在多次公民投票中,均因未达75%的法定多数而未能获得通过。在1993年11月举行的第八次公决中顺利通过。1994年5月21日举行的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第61届会议上,帕劳和美国政府的代表宣布,《自由联系条约》自同年10月1日起生效。1994年10月1日,帕劳共和国宣布独立。1994年11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956号决议,宣布结束对最后一个托管地帕劳的托管地位。1994年12月15日,帕劳成为联合国第185个会员国。

      *:1981年1月,帕劳成立立宪政府。实行总统制,总统和副总统经普选产生。国家执行机关由部长和部长级官员组成。全国分成16个州,各州自行立宪。帕劳在实行总统制的同时,还保留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酋长制影响,设有一个酋长委员会。帕劳的最高酋长称“伊贝杜尔(Ibedul),享有至少等同于总统的声望。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外交:致力于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特别是加强同亚太邻国的合作关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