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美国生物乙醇遏制油价上涨
  • 生物柴油能源金矿遭遇瓶颈
  • 面对全球能源危机汽车怎能与民争食
  • 马凯:未来能源政策五大方向
  • 世界各国生物燃料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发展趋势
  • 10亿订单退货传言调查:两岸同行拼抢太阳能市场
  • 国家发改委紧急刹车:中粮首次回应玉米乙醇叫停
  • 云南省将加强太阳能建筑应用
  • 一手抓新能源 一手打节能牌
  • 无锡生物柴油产业快速崛起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新能源有望再泛涟漪<%=id%>

     2006即将成为过去,但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的辉煌将成为永恒!为中国股市辉煌2006添上靓丽一笔的有色金属、新能源、地产、银行等板块也将烙下属于他们的痕迹。岁末年初,这些2006年最风光的板块或在继续着神奇,或在酝酿着又一轮反击。记得半年前,伴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光伏企业无锡尚德的成功登陆美国,国内新能源板块为之颤动,以天威保变为代表的新能源板块演绎了一轮暴涨狂潮。如今,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依然在高位徘徊,常州天合光能、江苏林洋新能源两家新能源企业于本月19日、20日相继在美国纽交所和纳市挂牌交易,历史是否会重演,调整到位新能源板块能否会绝地反击,再现辉煌? 
      一、两新能源企业登陆美国重燃新能源战火 
      在美国资本市场,中国新能源企业已渐成气候。继无锡尚德、常熟阿特斯在美上市之后,江苏又有两家企业----常州天合光能、江苏林洋新能源于19日、20日相继在纽交所和纳市挂牌交易。太阳能设备制造商天合光能发行股票530万股,招股价为每股18.50美元,成功募集资金9800万美元。紧接着,20日在纳市挂牌的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发行120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IPO招股价为每股12.50美元,成功融资1.5亿美元。 
      两家太阳能光伏企业得到了投行的高度青睐。天合光能的主承销商是美林,在此之前,天合光能曾融资40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麦顿、美林证券以及GoodEnergiesInvest--ments。而高盛亚洲和CIBCWorldMarkets担任林洋新能源上市的主承销商,2006年6月和8月,林洋新能源先后两次募资共获得来自花旗银行、联想弘毅、联想投资和GoodEn--ergies5300万美元的投资。由此,市场对新能源企业的高度看好可见一斑,而一旦新能源热火由海外烧回国内,相关新能源企业恐将在二级市场上重现半年前的疯狂! 
      二、国家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把新能源作为重点产业加以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中,更是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促进产业和市场发展。11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研究发展替代能源研究工作的会议上表示,发展替代能源要按照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思路,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换言之,新能源产业符合"十一五"规划的产业发展方向,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因此,新能源板块具有中线的活跃机会,相关优势品种建议逢低吸纳。 
      三、区别对待,关注"非粮"的新能源企业 
      目前来看,国内新能源主要是甲醇、乙醇和太阳能。太阳能长期发展前景看好,但短期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用十分有限。乙醇主要是玉米等生物提炼,对玉米依赖性强。受国内持续高涨的玉米价格影响,乙醇企业的生产成本日益提高。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因地制宜,非粮为主"的发展原则,各地正在酝酿上马的玉米加工乙醇项目遭到了国家的"严控"。因此,以陈化粮为主要原料的乙醇生产企业将大受影响。与此同时,国内最大的能源企业神华集团,总投资120多亿元的60万吨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获得发改委批准。国家发改委调控新能源策略的一紧一松,无疑为我们指明了投资方向。 
      出击品种:太化股份(600281)是国内从事甲醇生产的大型企业,公司目前已具备6万吨甲醇的生产能力,并正计划建设年产20万吨甲醇配套工程。项目完工后,公司甲醇项目将成为公司进军新能源板块最有利的武器。技术上看,股改以来该股先后留下两个除权缺口。近期该股底部急剧放量,主力资金大肆吸筹的特征明显,目前已经出现突破趋势,持续填权行情有望展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