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海底魔瓶内藏女魔
  • 催眠可以预测未来吗?
  • 寻找深海恐龙
  • 天山深处的红峡谷
  • 长城为何而建?
  • 史上最强十大巧合
  • 100亿美元打造通天电梯,一步登天有理有据
  • 济南发生神秘事件,千年传说巧合验证(转载)
  • 无情的事实--人类曾经被彻底毁灭过
  • 混沌学世界观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罕見的世界天文奇觀<%=id%>

    乞力馬札羅山上的星光
    沒有月亮的晚上,也正是星星最為清楚的時候。拍攝此景的Dan Heller紮營在非洲4800米高的乞力馬札羅山(Mt. Kilimanjaro)上,花了三個半小時的曝光時間取此美景。這張照片中除去帳蓬內闇弱的燈火和呈現 綠色的遠方城市燈光,地景的亮度大部分來自星光。此景面朝北方,將北極星放在接近地平且在照片的最左邊,拖曳的星光劃下一道道優美的同心圓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黑極光的秘密
    黑極光是指正常亮極光之間的暗帶,極光的影像經常會記錄到這種暗帶,卻很少有人對它的成因提出疑問。最近科學家利用四個位於地球軌道上名為「星團」(Cluster)的衛星提供的數據進行研究,解開了黑極光之謎。正常的極光是電子或帶負電的粒子,沿著地球的磁場衝向地球大氣,撞擊地球大氣分子,使它們電離而發出的輝光。黑色的反極光,則是地球電離層中帶負電的粒子,從地球磁場線的間隙被吸出去所產生的現象。這種黝黑的反極光延伸的高度可達二萬公里,持續時間有時長達數分鐘。上面這張在美國阿拉斯加州費爾班克斯市(Fairbanks)所拍攝的影像裡, 可以清楚看到介在正常亮極光之間的一道黑極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眼中的寬邊帽星系
    寬邊帽星系M104真的很像一頂帽子,它正好側對著我們,除了中心眾多的亮星外,還有一條矚目的暗色帶子穿過星系盤的中心。數十億顆年老的恆星使得星系中心瀰漫的核球顯得很大,仔細分析還可以發現其中有很多亮點實際是球狀星團。M104壯麗的塵埃環中包含了眾多年輕而明亮的恆星。近來的一些研究認為該星系的核心部分可能存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寬邊帽星系距離我們5000萬年,位於室女座,用小型天文望遠鏡就可以看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加拿大育空地區的極光
    2001年9月28日和29日,太陽的表面發生了兩個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同時一波波的高能粒子衝向地球,引發了極光活動。此後一個星期,分隔太陽南、北半球磁場的振動層 (flapping sheet)剛好拂過地球,又造成另一波的極光活動。上面就是在這一段太陽活動期內於10月1日拍攝到特別精彩的極光照片。攝於加拿大育空地區,可以看到天空中糾結的綠色極光和烏雲,以及它們下方白馬鎮內的街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新月抱舊月
    圖所展示的是一種俗稱為「新月抱舊月」的現象,一彎新月懷抱中隱約可見的暗灰色光實際是地球發射的太陽光照到月面上又反射回來的光。上圖是天體攝影家Laurent Laveder從Pic du Midi天文臺拍攝到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阿拉斯加上空的彗星與極光
    你能指出上圖影像中的彗星嗎? 冷冽的阿拉斯加上空展現的是明顯而多彩的極光,就在左下方有個不太起眼的天體突顯於背景上: 池谷-張彗星,這幾年最亮的一顆彗星。該彗星現在出現在日出前的東方,維持在肉眼勉強看得見的亮度。彗星實際上是個巨大的被塵土包覆的雪球,它的大半生都在外太陽系旅行,現在正要回去它來的地方。上面的照片攝於3月20日,這時正是池谷-張彗星達最大亮度的時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流星與極光
    觀星者報告說在8月12日到13日的清晨,英仙座流星雨正如預測的那樣出現,每隔數分鐘一顆流星。8月11日的夜晚,隨著英仙座升到地平面之上後,天文攝影家Wade Clark在美國華盛頓州北部貝克山滑雪場正等著要拍攝流星掠過長空的景觀,卻同時幸運地看到了一場美麗的北極光秀。所以在拍照時,他把英仙座的群星放在上面這片星野的中心,因而源自英仙座的流星都會穿過美麗的極光。2000年時,當時正處於活躍期的太陽也曾配合英仙座流星雨上演了同樣一場美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日落時的火箭煙痕
    落日的餘暉和剛露頭月亮的淡暗光暈,為這張夜空中扭卷飄動的火箭煙痕照片增色不少。
    這張向西拍攝的數字影像,拍攝的地點是美國加州的桌山天文臺 (Table Mountain bservatory),時間是2002年9月19日。在拍攝當時,留下煙痕的「民兵3型」 (Minuteman III)固態燃料火箭已飛得很遠了。從范登堡空軍基地 (Vandenberg Airforce Base)發射的這部火箭,要載送一個測試用載荷飛越數千公里的太平洋海面。
    當天的落日為它的煙痕染上紅/橘色的色澤,更把煙痕的頂部渲染成亮白色,而剛從東方上升的滿月,為落日線下的煙痕底部上了一層淡白的色彩。 煙痕頂部的瀰漫狀雲氣是因為火箭推進器分離而產生的,這部份煙塵裡的水氣在寒冷的高空中瞬即形成冰晶,因為它還沐浴在白日陽光中,所以就產生了許多細小的彩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