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国开始火星探测预研,为未来探测做准备
  • 世界UFO探索50年
  • 非洲神秘怪物解密
  • 关于转世的故事二
  • 人类生死轮回之谜
  • 世纪未解之谜--吃人山谷好色魔洞
  • 真实的存在——海底人鱼
  • 吸血鬼文化?
  • 世界十大靈異事件
  • 吸血鬼的传说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蒙娜丽莎微笑谜外有谜<%=id%>

    人们在凝视达·芬奇的不朽之作《蒙娜丽莎》时,常常会被画中人物的微笑所迷惑。乍一看去,人们会领略一份安谧的微笑;进一步观察,又会感到笑容消逝;再一看,笑容重现,继而又退去…… 
        
       为什么这幅画会产生这样的神奇效果?在最近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哈佛医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玛格丽特·利文斯通对此作出了解释。她认为,与其说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与画家的绘画技巧有关,倒不如说它与眼睛的错位有关。 
        
       利文斯通是研究视成像的专家,重点研究眼睛与大脑如何反映色差和亮度差。她认为,蒙娜丽莎微笑的时隐时现,其实是我们的眼睛运动的结果。按照利文斯通的分析,人眼通过两个不同的区域来观察世界。一个是中心区,被称为视网膜的中央小窝,它让人们看到颜色,认出印刷符号,辨别细节。另一个是外围区,它分布在中央小窝的周围,是人们区别黑白、捕捉运动、分辨阴影的区域。当人们观察别人时,常常注视对方的眼睛。在欣赏《蒙娜丽莎》这幅画时,人们首先注意的也是人物的眼睛。当观察者眼睛的中心区在蒙娜丽莎的眼睛上时,“外围区”视线会落在她的嘴上。由于外围视区不注重细节,因此它会很快地注意到蒙娜丽莎颧骨的阴影,这些阴影又恰恰使人们意识到笑容的存在。但是,当直接观察蒙娜丽莎的嘴时,人眼的中心区又不会注意到阴影,所以“人们永远无法从她的嘴上看到笑意”。由此,利文斯通得出结论:蒙娜丽莎的笑容时现时隐,完全是因为观察者的视线在其脸上游动产生的效果。 
        
       利文斯通还说,电影演员吉娜·戴维斯也表现出一种与蒙娜丽莎类似的效果,她给人留下了无时无刻不在微笑的印象,因为她的颧骨十分明显。 
        
       利文斯通赞叹说:“达·芬奇是一位天才,他从真实的生活中捕捉到一些不易为人们注意的东西,让我们这些人困惑了500年。”但是,利文斯通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其他画家迄今都无法复制出原作的这种效果。她认为,若想完美地复制这幅画,就必须在画蒙娜丽莎的嘴时将视线移开。如何能做到这一点?恐怕就是另外一个谜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