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淡水龙虾自我克隆,威胁自然界
  • 探访泸沽湖末代女王
  • 千岛湖水下古城探秘
  • 探秘巴丹吉林沙漠
  • 揭开东方金字塔神秘面纱
  • 探秘藏北颅骨墙
  • 西藏最神秘的地方,高原孤岛墨脱
  • 猎塔湖出了水怪 引得《国家地理》感兴趣
  • 现存规模最大的古驿城——河北鸡鸣驿
  • 科学家发现:阿尔山火山火山湖成群全国罕见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蚂蚁王国又有新发现,一群火蚁有多个女皇<%=id%>

    德国威尔斯堡大学著名蚂蚁学专家贝尔特·哈尔多布勒前不久在美国作实地考察时,惊讶地发现当地一群火蚁竟然拥有多个女皇,而且居然相安无事地生活在一个关系较为松散的超级团体中。他证实,当蚁群中的一个女皇丧生于杀虫剂之后,侥幸存活的工蚁又会去另找一个新的女皇。这样的模式使生物进化学家们颇感困惑,因为根据进化理论,这种模式于“工蚁阶级”并不有利。事实上,在这种模式下,大部分工蚁辛苦劳作,为的却是那些与自己本无遗传关系的后代。如此“无私”的行为其实并不符合进化规律。 

        在教科书中介绍的蚂蚁王国只有惟一一个女皇,负责生产所有的卵,生出的绝大部分儿女都是作为工蚁长大的,而其中只有极个别的才有幸成为年轻女皇,有朝一日飞出娘家另立门户,建立新的群体。工蚁自己不会生育后代,而终生献身于有能力生育的姐妹——蚁皇,而她们自己的遗传信息也是通过蚁皇代代相传的。其实,工蚁和其姐妹们(其中也包括蚁皇)的血缘关系,要比其后代的血缘关系还要亲近得多,其原因出于蚂蚁繁衍后代的奇特方式。要知道,蚂蚁姐妹之间平均有75%的遗传信息是相交的。这就是说,如果工蚁丧失了生育后代的能力,便会转而尽可能多地扶持年轻的女皇,以便更多地传递自身的遗传信息。如此看来,那种表面上“无私”的高尚行为,说到底仍然是出于利己主义。 

        理论上虽这么说,但在美国火蚁的超级群体中,女皇的众多使得家族的影子淡化了。专家们的研究显示,那些工蚁与其正在抚养的后代之间,至多只有远亲关系。尽管如此,它们依然全心全意地工作,并大无畏地扑向每一个胆敢靠近蚁窝的敌人以保护下一代。自从蚂蚁学家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对整个蚁群的信息进行分析以来,就不断遇到新的疑问:在仅仅能容纳一个女皇的蚁群里,女皇在一般情况下只交配一次,并把这一次交配时获得的精子存放在自己体内“享用”终生,因而其女儿们均来自同一父亲。相反,当女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选择“一妻多夫”时,则同一群体中的蚂蚁则可能同母异父,女皇与女儿之间可能仅有25%的血缘关系。对众工蚁来说,选择由自己来生育后代似乎更有意义,因为这可更多地传递自己的遗传信息。至于它们为何“放弃”生育,专家们认为:也许它们已经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专家们估计,某些种类的蚂蚁群体分工已如此“一成不变”,以至于全体成员早就抱成一团,可谓“同生死、共存亡”了。这就像许多细胞那样,共同组成了一个超级紧密的生物组织,这也是蚂蚁王国最令人惊异的发明。今天,科学家们已掌握了越来越多证据,证实这种社会意识非常强的小动物其进化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使得蚂蚁群体中出现的看起来几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得以缓解。其实从这一点来说,蚂蚁的发展历史显然也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科学家们还在非洲的一些热带地区,发现了一些奇特的小规模的蚂蚁群体,内部的不和及冲突简直成了家常便饭。这些蚁群中的工蚁往往也产卵,故相互之间常常摩擦触角发生争斗,而争斗的起因往往是:谁可以在共同的产房里产卵。回顾蚂蚁进化的早期历史,在女皇尚未垄断生育权之前,蚁群其实常常在窝里内斗不止,直到生育权分配妥当。这时,有的蚂蚁花在与对手争斗上的时间,可能比实际工作时间更多。而当卵终于产下之后,有的工蚁还会相互吞食对手的卵。 

        蚂蚁专家还发现,所有蚁种在争斗过程中往往都会放弃等级制度,而在一定时候推出一名女皇专门从事产卵工作。女皇其实只是个称号,并无多少实权,更无特权,同时工蚁阶级也应运而生,专门用以扶持具生育能力的姐妹,即女皇。它们本身不具生育能力,故也不会相互争斗,由此也进入了貌似“忘我”的境界之中。在这类蚁群中,工作井井有条,复杂的等级制度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联合”,所有成员都在为全体的利益而忘我劳动。 

        这样的进化带来了巨大的正面效应。在消除了无谓的内斗之后,蚁群迅速壮大,超级王国也由此而诞生。出现在美国的火蚁群,往往有能力横扫整座原始森林,灭绝所有避之不及的生灵。 

        蚂蚁似乎为人类提供了样板。它们似乎在告知人类,联合可增加多大的效率。蚂蚁王国成功的秘密实际上十分简单:得到最佳保护和侍候的蚁皇,可以不分昼夜地产卵,而不必顾及有多少工蚁为此而作出牺牲。如:非洲北部一种飞蚁,每天清晨就飞进干燥、炎热的撒哈拉大沙漠中,为蚁群寻找干死的昆虫作食粮。这种飞蚁平均只有一周的寿命,但在其短促的一生中却在寻找比自己体重重15-20倍的食品。对群体来说,这可是非常盈利的投资了;而对这些会飞的工蚁来说,只要其姐妹(即蚁皇)能把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作出多大牺牲也在所不惜。如果蚁皇生下了过多的兄弟,那么那些自私的姐妹们对自己的兄弟下起手来可真够狠的。在包括飞蚁在内的蚁种群体里,常常会发生“工蚁巡逻队”冲进自家卵房,杀死几百公蚁幼虫的血案。   

        这样,在传统上被视作“万众一心”的蚂蚁王国实际上也常常充满了紧张气氛,其争斗的根源即是占有有限的资源。用生物进化学家的话来说,这也是大自然定下的一种规矩。在传统的蚂蚁王国,蚂蚁姐妹是争斗的胜者。表面上看,蚁皇是蚁群的中心,而其实她只是被架空了权力的傀儡,充其量也只是一架“产卵机器”而已。(唐若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