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法老的诅咒--未知文明
  • 时空隧道--未解之谜
  • 前苏联的吃人山谷之谜
  • 神秘现象并不神秘(转载)
  • 中国的百慕大(神秘的黑竹沟)
  • 西藏之迷
  • 与神共舞的玛雅人
  • 原始平脸人挑战人类进化论
  • 科学家探索性奥秘:性来自天外?
  • 宇宙最冷的地方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纳兹卡平原的巨大图案<%=id%>

    1938年,一位秘鲁飞行员飞经安地斯山脉山区上空,无意间向下看,平时看似无奇的地表线条 ,竟然变成一幅幅巨大的图案。消息立刻震惊全球。1952年正式展开研究工作。 

      这些图案位於秘鲁境内海拔600公尺的纳兹卡大平原,北至英吉尼奥河,南至纳兹卡河,面积达两百平方英哩。由於图案过於庞大,在地面上完全无法辨视出来,必须从1000公尺以上高空才能看清楚。除了无数笔直的宽广线条之外,更令人吃惊 的是许多具像图案有飞鸟、猴子、蜘蛛、不明植物、甚至鲸鱼等等。在当地的传说中是由半人半神的"维拉科查人" 所遗留下来的作品。 

    小插曲 : 

      维拉科查是流传在南美洲安地斯山区各民族神话中的神格化人物。传说当大地被洪水淹没之时,从南方海上来了一位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白人,此人充满法力,能使丘陵变山谷,开凿沟渠,灌溉农田,并教导百姓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他一路向北行,留下许多神迹,只要他用手一触摸病人,就会不药而愈。他同时教导人民医疗、畜牧、 建筑、雕刻等等,带领人们开创新的时代,人们都以神看待他。 

      文字最後他来到卡纳斯地区一个卡查的村庄,那里的百姓不接受他的教诲,处处反抗他,并要他死,只见他跪在地上,双手举向突然一道火光自天而降,将族人团团围住,吓得他们纷纷跪下求饶,结果天空一声令下,天火应声而去,周围的石头早已被烧得熔化了。维拉科查後来走入浪花之中,不再出现,印第安人便替他取了「维拉科查」的名字,意思 是「大海的浪花」。在各部落间流传的名称或许有一些出入,但关於维拉科查的事迹却是 一致的。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图案是将地表褐色岩层刮掉3-4公分,露出浅色岩层而形成图案。线条平均宽度是10-20公分, 有的也达10公尺,而长度更惊人,例如一只像蜥的图案便长达200公尺。 

      由於纳兹卡平原的特殊气候,降雨量极少,十年间下不到半小时的雨,使得图案经历一两千年仍保存完整。令人不解的是什麽人作的?为什麽花费那麽大精神去作一件非从高空无法观看的图案,至今没有定论。普遍的说法是为了计录天文历法,但仍难合理解释为什麽要耗费那麽大的工程。 

      专家利用碳十四对图案中镶嵌的陶瓷碎片进行测量的结果推测,这些碎片的年代约在纪元前350年到纪元後600年间,也就是说,在图案形成後的千年间已经历不少的人类文明,换句话说,纳滋卡图案至少远超过千年历史。但我们知道,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时,美洲是个文明极度落後的区域,(以欧洲人的水平来说),我们很难想像在那麽久远之前,是什麽未知的文明,用什麽方式创造了这些美妙神秘的图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