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神秘沉没的古大陆
  • 贵州有飞碟基地吗?
  • 复活节岛,一个谈不完的话题(2)
  • 复活节岛,一个谈不完的话题(1)
  • 神秘的北纬30度
  • 古西藏外星访客--杜立巴族
  • 马雅文明之谜(4)
  • 马雅文明之谜(3)
  • 印度河文明之谜
  • 亚特兰梯斯与史前文明的传播之谜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马雅文明之谜(2)<%=id%>

    神秘的发展过程
      这个文明是如何兴起的?为何在繁盛期突然灭亡呢?纪元前一一五0年,正是奥美加文化以圣罗伦索为中心的繁盛期,其中包括了马雅文明。纪元前五百年左右,由恰巴斯至瓜地马拉热带丛林中开垦,建立了壮大的都市,成立了马雅文化。  早在奥美加时代,马雅地区已出现许多新兴市镇,同时出现使用陶器和过著农耕生活的型态。不过,当时马雅低地平原—带,即後来马雅文明的巅峰地带,却一直到西元前一000年才出现陶工。所以在此之前的陶器,可能是从奥美加人手上传递过来的。  西元前六00年,有「马雅之珠」的提卡尔开始自热带密林中发展起来,当时还没有出现造型繁复的装饰和公共建筑。三00年以後,这颗珍珠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不但出现了代表文明的祭坛,而且以翠玉和贝壳当货币从事交易,陪葬品也出现代表阶级高低的差异,这都证实了提卡尔已经出现社会组织的型态。  有些学者认为马雅复杂而规模庞大的神殿,不可能突然在热带丛林中冒出,很可能是来自中南半岛的古文明,越过太平洋传至中美洲,才使马雅的神殿文化出现。  有学者认为崇拜蛇形神的习俗源自四千年前的中国商朝,商朝铜器祭皿上的浮雕纹和马雅人蛇形神的面具十分类似。有些人便借题发挥,说远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可以跨越白令地峡由西伯利亚到美洲去,马雅人的祖先就是在这个时候由中国过去的,後来地峡消失,他们回不了中国,只好在美洲落地生根,并且建立足可与中国文明相提并论的马雅文明。这种说法纯属臆测之辞,马雅人的由来将与印第安人的由来一样,成为世纪之谜。  其实马雅文明也是从原始农村,逐渐进步的高度文明,大神殿的出现正承继了奥美加、迪奥提华康的建筑遗产,实在是理所当然之事,与中南半岛的古文明完全无关。马雅文化式微之後的奥美加遗产由中美各地的文明继承。 
    曾有高度精神文明的马雅人

    以中美的犹加坦半岛为中心,周围十五万六千平方公里的丛林与山地,散布马雅金字塔。这些金字塔,在二0世纪人类的面前,展现出我们曾自以为是且长期探求的秘教教义。  至今,在密秘林中还不断发现马雅遗迹群,其规模超过了现代人表面的判断能力。例如,最近才开始挖掘的可巴大都市遗迹,已发现有六五00座建筑物。而且,由此都市伸延出名叫沙库贝的道路有四二条,通往其他四面八方的马雅城市如吉强.伊札及德鲁姆等。  住在这个区域的马雅人,据推测,约有数百万。由於土地十分贫瘠,不适合农业,故而本地只有木瓜、香蕉、柑橘、椰子等的栽培。  因不产稻米,所以马铃薯是主食,又位於热带雨林性气候区,雨量特多,终年潮湿,这种不适於生活的地区,却有遗迹遗留,其本身就构成谜之一了。  犹加敦半岛的东边,是黑珊瑚及色彩鲜明的热带鱼回游的墨绿色的加勒比海。十六世纪初,西班牙人渡加勒比海来此。初踏入新大陆的欧洲人,眼见这难以置信的建筑物,立即怀疑,是谁留下这种建筑物。  对於这个问题,多拉斯卡的土著回答说是现今已经绝迹的巨人曾居住於彼,他们并拿出妥善保存的人骨做证据。人骨属於大腿骨部份,又粗又长。吃惊之馀的西班牙人,还把它运回西班牙呈献给国王。  一五二一年征服此地後,天主教的传教士来到此地,开始研究马雅的历史、哲学、宗教,发现他们大多数的部族,拥有共同的祖先。  据土著口述∶祖先是大贤者,金字塔大多是祖先的遗物,祖先们过著和大自然调和的生活,不杀动物,也不养家畜,生物在自然中,各保有它们的生态。马雅人唯一的神祗是古古鲁汗(又名闻兹阿尔柯阿多鲁),以长有羽毛的蛇为象徵,并且不管是人类也好,动物也好,都不用牺牲祭拜,仅献上鲜花、果物、柯巴脂香以及日常的善行。  他们的民法中,没有*罪。他们以为,人*是难以想像之事。没有监牢,没有奴隶,男女共受教育七年。即出生至十岁,是和父母一起的家庭教育,七岁到十四岁,十四到廿一岁,每七人学习自然科学或艺术。教育的目的,在教导个人的精神进化。  马雅人以学习科学的同时,也学习实践有关宇宙哲学的原理。马雅圣书中「波波尔.符」,记载著从地球的创造起源到人类的历史。是一本随著页数的进行,把读者引往较高层次的读物。就因为此,马雅人把大部分的时间投在精神的进化,而把物质置於次要地位。他们认为,「随著这条道路,地球是净化灵魂的初步程序,其目的在不断地向上再向上进化」。  一般大众之间,为了帮助失去肉体前完成灵魂进化,得通过火葬仪式,消灭受个性影响及依依不舍的肉体,然後,把骨灰纳入翡翠制的舍利箱内,再埋葬於寺院。  然而,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生前已克服死亡。精通马雅奥义的人们,在十世纪初叶,像物质一般的消失,说明了他们的教义及其实践的存在。亦即,他们精神进化的极限,在於舍弃肉体,或者,他们用不著太空船一般的技术,就能脱离肉体,化做星麈气体,而往宇宙空间散去。也许这种想法,不十分合理,可是马雅人的伟大文明确实著重於这种精神的进化。 
    文明崩溃

     马雅文明最大的谜是为何从热带雨林的丛林深处消失?在西元六百年,整个马雅民族离开了辛苦建筑的城池,舍弃了富丽堂皇的庙宇、庄严巍峨的金字塔、整齐排列雕像的广场和宽阔的运动场。马雅文明开始式微,徵兆是不再雕刻石碑;以提卡尔而言,当地最後一块石碑完成於西元八六九年,整个马雅区最後—块石碑则完成於西元九0九年。不但如此,神殿、宫殿等最足以代表马雅文明的建筑也不再兴建,彩陶也不再制作,一般民众也很少兴建新房舍,城市四周的人口急遽减少,考古学家估计当时的提卡尔人口,至少减少了⒉⒌%。  西元八世纪後,而任由枯草蔓藤侵入住宅和市街,使那变成了一片废园残景,究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使得马雅人抛弃了美丽的江山故国?虽然历史上也常见民族因战争而灭亡,但马雅人的城市既不毁於战火,也不毁於天然灾难,这已经由历史学家证实了。  据说马雅人在西历九0九年的某一天,百分之八0的人口突然明显地消失了,仅留下未建好的寺院。然後,自当天起,祖先的睿智也急速消失,残留下来的马雅人开始变得无知与颓废。残留下来的人,一方面「啊咿啊咿」地叹息,一方面为传授大自然的神秘及发现执法人的消失而悲伤。  从一0世纪初期开始至一四九二年发现美洲大陆,约六00年间,中美洲的居民,深陷於因无知而起的战争,以及性与颓废的深渊中。十六世纪西班牙人进入犹加坦半岛之前,原来只有一种的马雅语,已经分化成廿七种方言。  在提卡尔遗址上,考古学家发现许多覆盖於岩石及崩坏的拱形屋顶之下的坟墓,却未发现任何修复的迹象。附近神殿和宫殿的壁画也受到严重的破坏,石雕人像的脸部多半被削掉,石碑也被移作其他建筑的建材。这些现象证实有外族入侵,马雅人根本来不及抵抗便溃退了。在犹加敦半岛,马雅人於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就因流行病与内乱衰亡了,可是有关九世纪时灭亡的丛林马雅的消灭,却至今都毫无线索可追寻。  当时的陶器不是突然放弃不再制作,而是放弃原来的制作方式,改制比较薄而质地更为精细的陶器。但是,这种陶器在使用不久之後,马雅人也放弃了,原因可能与传统支配阶层崩溃,对陶器的需求性消失有关。  有一派学者认为是因为城内粮食不继,建於丛林中的马雅帝国,在发觉此地无以维生後,便做了一次种族大迁徙,来到齐乾伊莎(Chich"enItz"a)定居,又绵延两个世纪才灭亡。也有学者认为,马雅帝国外受游牧民族的袭击,内部则因发生内乱,整个帝国在遭受巨变後,溃退逃散,然而何以胜败两方面都走得无影无踪?没有人能够找到合理的答案。  马雅文明消失的原因众说纷纭,大多数人相信当时遭受地震、飓风的侵袭,加上人口*、粮食不足、农民暴动和异族侵人等原因,造成马雅文明的衰亡。但是,确实的答案还未出现,这个秘密的解开,有如拼图游戏一般,目前不过刚刚开始。 
    历史上最愚蠢的暴行

      当多采多姿的马雅文化一一呈现面前学者们都不禁为之茫然。本世纪初开始,学者们深入犹他敦半岛的强格洛进行调查,相继地发现了马雅遗迹,但令他们感到苦恼的却是马雅奇怪的文字。古代马雅人的性格似乎很规律,建筑物中必有神殿、国王以及写有建造年代和施行王(国王)名字的碑文,这些奇怪的碑文是在强格洛附近找到的。
      可惜并没有找到解读的方法。因为根据狄埃可.兰达所著之「历史上最愚蠢的暴行。」得知,西班牙教士来到马雅首都马尼时,将神殿内巨大图书馆所保存的贵重古文书全烧毁。
      是个不属於基督教的邪教,以信奉太阳、月亮和美洲豹为神的一种宗教。狂热的传教士将珍贵的古文书全化成灰。因此对於谜样的马雅文化必须另找资料。就像寻找埃及的象形文字那样地努力。因为马雅文化并没有其他可相比较的文字,所以兰达更是格外地惋惜那些烧毁的古文书。
      但是奇迹似的,竟然还有些古文书并未被烧毁,而被保存在德勒斯登、马德里和巴黎的图书馆中。这些书大概写於十三至十五世纪,但每一本都不完全。假若能解读这些马雅文字的古文书,便能了解碑文的意思。
      虽然许多语言学行都被这些古文明吸引来了,但没有一人能有懂这些古书。无法断定玛雅文字到底是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或是音节文字。研究碑文五十年的德籍博士彼.锡拉斯绝望地说∶「要想了解马雅碑文,是不可能的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