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太阳活动2011年达到顶峰 GPS系统甚至失灵
  • 两名美国科学家荣膺2006诺贝尔物理学奖
  • 美研究人员让硅材料成为激光源
  • 华尔街日报:中国纳米技术发展直追美国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给木星套上地壳<%=id%>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的“ 大哥”,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 多倍。然而,这位大哥体形虽大,却是外强中干,它的平均密度还不及地球平均密度的1/4,平均下来,每立方厘米的物质仅重1.33 克,只比地球上的水稍重一点点。这其实是给我们暗示一个信息,木星是颗液态的星球。的确如此,如果我们有一天能够登陆木星,会发现我们的登陆舱漂浮在一片汪洋大海上!木星没有地球陆地那样的固体表面,它的表面是液态氢形成的海洋。这是因为木星的表面温度太低,氢不是以气体、而是以液体的形式存在。

      给木星套上人造地壳

      人类不是浮游生物,因此无法直接定居在木星表面的海洋里。不过,英国天文台的鲍尔·伯奇提出了一整套绝妙的木星定居方案,让人类在木星上也能够如在地球表面一般生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在木星的外面包裹一层人造地壳。

      显然,按常规的方法,不可能在木星上为人造的地壳筑起地基。伯奇考虑的方法是,利用木星的重力场本身,在木星的轨道上放入大量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的质量产生的剩余离心力,来支撑人造地壳的负荷。他的设想是,在距离木星中心大约1.6 倍半径的地方架设大量的空心圆环作为支架,环内充填上物质,内部质量通过发动机驱动维持轨道速度,只作轨道运动,根据需要设定圆环的运转速度。如果环的运动速度很快,产生的剩余离心力就能支撑很大的质量负荷。通过一圈圈的圆环构建起支架后,再用岩石材料充填圆环之间的空隙,最终建成类似地球表面的坚实大地。这个地壳的面积将是地球表面积的316 倍。

      至于环的半径为什么必须等于木星半径的1.6倍,是因为在这个位置处产生的木星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相同,都是9.8 米/ 秒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