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钛金属项圈能抗疲劳?
  • 手机辐射到底是否致脑瘤?
  • 韩开发成功纳米导电墨水
  • 隐身衣有可能在近期问世
  • 新材料使太阳能模块寿命更长
  • 应用广泛的工程塑料
  • 防漏合金防水卷材投产
  • 韩开发成功纳米导电墨水
  • 物理学中一个存在数十年的悖论被解决
  • 强磁超导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黄河淤沙有望变为绿色水泥<%=id%>

      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将使我国黄河河床上淤积的泥沙变为“绿色优质水泥”。6月16日,清华大学国土资源研究中心在京宣布:随着凝石技术原料采集技术的突破,其原料实现了从矿石残渣到沙土的拓展,黄河数亿吨淤沙可变废为宝。

      凝石被誉为“绿色水泥”,是以硅铝物质为主要原料,以仿地成岩理论为指导,采用微晶二元化技术制备而成的低能耗高性能的类岩新材料。该项研究先后获得了国家863计划、教育部973预研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发改委中小企业基金的支持。专家认为:“该项目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晶二元胶凝材料(凝石)清洁生产技术体系,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我国黄河每年向中下游排沙达16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随着凝石原料采集技术的突破,黄河河床上淤积的泥沙经过适当的处理即可生产出优质的凝石产品。这一新技术将在解决黄河千年沙患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由建设部正式立项的《普通凝石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有望在今年年底正式颁布,这将大大加快凝石的产业化进程。该技术规程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北京蓝资凝石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中国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参编。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