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从引力波到反重力
  • 漫谈统一场理论
  • 看照片的艺术
  • 物 理 年 谱
  • 相对论与超光速
  • 大统一之路—宇宙四种基本力及其统一的艰难历程
  • 证据显示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怀疑是正确的
  • 超导体的应用
  • 20世纪物理学进展与百年重大新技术
  • 美国杰斐逊实验室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黑洞究竟是什么?<%=id%>

      1916年广义相对论出现不久,卡尔.史瓦西(Karl Schwarzchild)就求出了用以描述时空的爱因斯坦方程的一个十分有用的解。该解作为时空的一种可能的形状,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球对称的、不带电、无自旋的物体(可能也可用于近似描述如地球和太阳等缓慢自旋的物体)之外的引力场。其原理就和当你想研究地表之外的牛顿引力而将地球视为质点一样。
      这个解很象一个“公制”。它和将毕达哥拉斯公式加以归纳以给出平面上线段长度一样,此“公制”可以作为获取时空中曲线段“长度”的公式。物体沿时间(“时间的坐标轴”)运动的曲线的长度如果用此公式计算,就恰是该运动物体所经历的时间。公式的最终形式取决于你选择用来描述事物的坐标系。公式可以因坐标不同而变形,但象时空弯曲这样的物理量却不会受影响。史瓦西用坐标的术语表述了它的“公制”概念:在距离物体很远的地方,近似于一个带有一条用以表示时间的附加t轴的球坐标,另一个坐标r用作该处的球坐标半径;而更远的地方,它只给出物体的距离。
      然而当球坐标很小的时候,这个解开始变得奇怪起来。在r=0的中心处有一个“奇点”,那里的时空弯曲是无限的;围绕该点的区域内,球坐标的负方向实际成为时间(而非空间)的方向。任何处于这个范围内的事物,包括光,都会为潮汐力扯碎并被强迫坠向奇点。这个区域被一个史瓦西坐标消失的面与宇宙的其他部分分离开来。当然该处的时空弯曲没有任何问题(这个球面半径被称作史瓦西半径,稍后就会发现史瓦西坐标并未消失。它是一个人为的坐标,这个问题有点象定义北极点的经度时所遇到的问题。史瓦西半径的物理意义不在于该处的坐标问题,而在于其内的方向变为时间方向这一事实)。
      当时的人们并未为此担心,因为所有已知的物体的密度都达不到使这个内部区域扩大到物体之外的程度,即对于所有已知情况,史瓦西解的这个奇怪部分都不适用。阿瑟.斯坦雷.爱丁顿(Arthur Stanley Eddington)曾考虑过一颗死亡的恒星坍塌后可能达到这个密度,但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不太愉快地将其抛弃了,并人为应该有新的理论补充进来。1939年欧文海默(Oppenheimer)和施内德(Snyder)最终严肃地提出比太阳质量稍大几倍的恒星在其生命的末期可能会坍缩到这种状态。
      一旦一颗恒星的坍缩超过史瓦西坐标消失的球面(称为不带电、无自旋物体史瓦西半径或“视界”)它就不可避免地继续坍缩下去。同你无法停住时间的车轮一样,它将一直坍缩至奇点。没有任何进入那个区域的东西可以幸免,至少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是如此。视界是一个有去无回的转折点。
      1971年约翰.阿奇贝尔德.威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命名这样的事物为“黑洞”,因为光无法从中逃逸。基于许多证据,天文学家有许多他们认为可能是黑洞的候选天体(其证据是:它们的巨大质量可以从其对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并且有时它们会发出X射线,这被认为是正在坠入其中的物质发出的)。但我们这里所讲述的黑洞的性质纯属理论,它们基于广义相对论――一个目前尚被证明为正确的理论。

    orginal link
    http://www.zxwl.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