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央视十大名主持人的烦心事(图)
  • 多吃也能减肥 纠正代谢紊乱比降重更要紧
  • MSN卖快餐像一个CRM系统一样工作
  • 营养学家实验证明吃得越慢摄入能量越少
  • 世界上奇特的九种离婚风俗
  • 中国古代九大毒药之首断肠草被揭神秘面纱(图)
  • 走进爱因斯坦的生活 俗人爱因期坦?
  • 从你爱吃的水果*性格
  • IBM、英特尔入选2006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
  • 上海首开国内女同性恋咨询800免费热线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基因*离普及有多远<%=id%>

    “尽管4年才制作了30多张,但只要经济许可,医学发达, ‘基因*’可以大为普及,别看这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副主任医师廖世秀说。

           记者看到,“基因*”与普通*的大小一样,但不具法律意义,卡片左上方显示持有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年月、血型、*号等,右上方是持有者的照片,在*的背面是英文对照。而这张*下方的一长排条形码就是奥秘所在,个人的遗传基因秘密就藏在其中,显示持有者惟一性。

      廖世秀介绍说,这种“基因*”的制作特别方便,只需取一滴血、一根带毛囊的毛发或肌肉、皮肤等任何组织细胞,从中提取DNA进行基因分析就可以。

      “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张‘基因*’,犯罪分子将无处可逃,像印度洋海啸期间那样的遗体辨认难度也会大大减轻。”廖世秀介绍说,当人们需要供体器官和骨髓移植时,可以对照“基因*”寻找,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在建立人类基因库,到时医生可以从基因库中迅速找到组织配型相同的器官、血液或细胞,以最快的速度救助病人。年轻人如果在婚前拥有“基因*”,就如同做了全面的婚前检查,可以避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另外在家族性疾病的研究、亲子鉴定、血缘的族谱上的追寻确认上都有重大意义。

      但4年来,一共只有30多人前来要求制作“基因*”,其中还是有一家公司为其20多名进行高危行业劳务输出的员工集体制作。廖世秀分析原因说,一是目前制作费用偏高,国产试剂不成熟,制作设备全部来自国外,单人测试制作费用在800元到1200元人民币之间,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要求人人制作。

      另外,伦理上的原因也让医生为难。因为在制作“基因*”时可以测出这个人基因有哪些缺陷,有哪些疾病易感基因。因为这涉及个人隐私,是否告诉对方让医生很为难。一旦告知,对方很可能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实际上,由于目前医学研究程度所限,即使一个人有疾病易感基因,也可能不发生疾病,即使产生了基因突变,也不意味着绝对会导致疾病产生。“人类身体机能太复杂了,就是把基因都研究清楚了,也并不代表着把所有疾病都研究清楚了。” 廖世秀说,将来医学更加发达后,到时“基因*”的普及程度可能会大大提高。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