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科技创新强国战略 来自价值创造
  • 科普生活:不宜放在卫生间的东西
  • 怪事连连汽车失灵引发司机恐慌(图)
  •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 零耗能概念 省钱出新招
  • 欧典地板在被曝光后…
  • [科普生活]欧典地板难以置信黑幕背后
  • 3.15的由来:你的消费科学吗?
  • 死亡可以预知 研究称人死亡前会出现各种先兆
  • 为何说左眼跳福右眼跳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拥抱、喷嚏、共用餐具和水杯不会传染乙肝<%=id%>

         核心提示: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以及性传播。

      新近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提出:“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染乙肝”。近日,就此问题,笔者走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金瑞教授。

     
     
      金教授介绍,目前乙肝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20亿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我国一般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8.22%在世界上处于高流行区。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以及性传播。围产期和围生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发生于分娩时接触HBV现正感染母亲的血液和体液,少部分母婴传播源于宫内感染。经皮肤黏膜传播主要发生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注射、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经脉药瘾者。其他一些由皮肤破损而可能导致血液暴露的操作,如文身、扎耳孔等,以及医护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可造成乙肝的传播。此外,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与乙肝传播有关。与HBV现正感染者*及有多个性伴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

      金瑞教授还特别提醒市民,预防乙肝做好三点,一、接种乙肝疫苗;二、阻断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三、意外接触乙肝病毒感染后要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处理。金教授特别强调:乙肝疫苗接种的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是幼儿和医务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职业献血员等高危人群。在生活中要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理发用具、穿刺和文身用具要严格消毒;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和体液时要戴手套;要推行安全注射,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要严格消毒;不要共用剃须刀、牙具等。如果性伴侣是HBV现正感染者,本人应接种乙肝疫苗。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要及时就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