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我们为什么想要吃饭?
  • 科普:洋葱为何使人流泪
  • 严父慈母不利男孩成长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基因一改 懒人变成工作狂<%=id%>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得益于基因疗法的神奇力量,那些消极怠工的人能够变成工作狂。这项发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大脑的接收中心的工作状况带来了一线曙光,而且,这项研究成果或许还能够找到某种办法治好人的懒惰,改变人的工作状态,让人能够在工作的时候忘我工作,休息的时候彻底放松,不再长期处于一种消极怠工和疲于奔命交替出现的怪圈中。

      研究发现,随着某个关键基因的关闭,人们能够根据需要相应地进行努力工作,工作的勤奋有目共睹,完全不会出现消极怠工偷懒溜号的情况。

      往往人们在目标的终结日期还很遥远的时候容易产生消极怠工的情绪,总是潜在地觉得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着什么急,等以后慢慢干就成了。而随着工作截止日期的逐渐临近,人们的工作热情也日益高涨。一般来说,离截止日期越近,人们工作的专注程度和效率就越高,甚至有时候还能够超水平发挥,在短时间内完成以前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

      针对这种现象,美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的研究报告发表在美国医学会会刊网络版上:随着某个关键基因的关闭,人们能够根据需要相应地进行努力工作,工作的勤奋有目共睹,完全不会出现消极怠工偷懒溜号的情况。研究组成员说,这个发现是具有相当重大意义的,或许有一天,人们可以利用此项研究成果治好“懒惰病”,积极勤奋地面对一切工作。

      该项研究是在与人类非常接近的动物———猴子身上进行的。研究人员关闭了猴子体内的一种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基因,使这些猴子变成了工作狂。

      马里兰州的精神健康国家研究所的专家巴利·里奇蒙主要从事以动物为对象的研究。他表示,通过关闭这种基因引起了猴子工作积极性上非常明显的改变。这些猴子简直变成了极端的工作狂,显然与这些动物的特征是不相符的。

      研究小组的工作人员训练四只猴子在看到电脑屏幕从红转绿时放开杠杆。当猴子能够重复几次正确完成任务时,它们会得到奖励。电脑屏幕左侧有一条灰色的标志,随着任务的进行,这条标志的亮度也逐渐增加,可以由此看出工作时间还剩多少。

      随后,研究人员向每只猴子的脑部注射一条很短的DNA链条,通过这条DNA暂时关闭猴子脑部的一条关键基因。这条基因为被称为D2神经末梢的蛋白质编码,能使神经细胞对多巴胺(一种肾上腺分泌的荷尔蒙,与剩余时间反映和完成工作的成就感有关)更加敏感。研究人员相信这条基因是大脑感知“剩余工作时间”的关键。

        随着这个基因被关闭,猴子们无法预测还需要进行多少次重复行动才能够得到奖励,也就是不知道离工作的截止时间还有多久。于是这种任务迫在眉睫的危机感促使它们停止了耽搁和拖延的举动,完成工作的成就感需求则大大提升,使它们在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都变得更加卖力。而且,在任务的每个阶段它们所犯错误的数量也有所减少。

      研究人员预测研究前景:或许在未来,人们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工作状态,正确把握工作剩余时间、完成工作的热情和成就感之间的平衡。

      研究小组希望通过他们的发现帮助其他研究人员理解脑部的运行机制。当人们对工作剩余时间和成就感的理解出现偏差的时候,某些运行机制可能会导致人体心绪失调。而这项研究或许能解决这些问题。

      举例来说,有些人比较容易抑郁。这些人一般都很难感受到工作中的奖励性和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相反的,强迫症患者和双重人格的患者往往会因为很小的一点点成就感便疯狂地从事大量无意义的劳动。该项研究指出,类似的病人很可能是改变了D2神经末梢的表达模式,从而丧失了工作热情和成就感之间的正常平衡。研究人员今后在动物和人体实验中进一步证实这项假设的正确性。在未来,或许人们能通过关闭或开启基因的方式自由地控制自己的工作状态,正确把握工作剩余时间、完成工作的热情和成就感之间的平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