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美批准供能矫正视力移植的眼镜片上市
  • 试验获得突破 06年乘客在飞机上可使用手机
  • 中关村知识分子寿命缩短5岁 四大疾病是主因
  • 儿童开灯睡觉患癌症可能性更大
  • 教师最易患脑血管疾病 肿瘤发病危险性次之
  • 激光博士弃学而歌 反思放弃科研是成还是败
  • 日本研究发现女性多吃鱼可降低患乳腺癌危险
  • 卫生部称器官移植技术含量高 不宜遍地开花
  • 美环保总署:13%飞机饮用水不符合环保标准
  • 梦的发源地得到证实 推翻以往传统的REM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基因决定男性比女性寿命短<%=id%>

      最近,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各年龄段的男性的死亡率都要比女性高,而且平均寿命要比女性低6年左右,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等的调查情况也一样。

      那么,男人为何不如女人活得久呢?不少观点都认为是男性压力太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原因所致。但是,北京大学医学部衰老研究中心的张宗玉教授却认为,比较而言,男人没有女人活得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先天的生理因素。简单说,男人天生就比女人短命。

      人真正衰老始于35岁

      常有人说,人一出生就开始一步步走向死亡。话是不错,但从自然规律来讲,人的衰老是有一个过程的。

      张宗玉指出,人从出生到20岁,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都是呈上升趋势的。而在20岁到35岁这段时间,这些器官的功能总体上保持着平稳态势。35岁以后,则会开始衰退。不过,这时衰退所引起的变化很慢,人的感觉不明显。到了老年,器官衰退明显加速,感觉特别明显。

      当然,人的衰老甚至死亡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环境包括人体内环境和外部生存环境。人体内环境主要指人的体质、生理指标等方面各有差异,对疾病等的抵抗力也不同。而外部生存环境即指空气、水、化学物质、饮食、运动、心理状态等,它会通过内部因素对衰老进程产生影响。

      遗传也是影响人寿命的重要因素,在外部条件相似的地区,人的寿命仍表现出很大差异,这就和遗传有关。比如在新疆的和田,外部环境很好,污染少,也有很多长寿家族,但也有不少人相对短寿,可见遗传起了很大的作用。

      生理差异导致男性更命短

      张宗玉指出,男女在寿命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更多的还是受生理条件影响。

      从遗传上讲,女性继承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为XY。按照人体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来讲,清除人体内促进细胞老化的自由基的酶,它的基因是定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有两个XX,男性只有一个,所以男性在抗自由基损伤DNA的能力比女性要差。

      另外,调节人体细胞增殖的某些酶基因也定位在X染色体上,它能加快细胞的更新,保持肌体的活力。在这方面,男性同样处于劣势。

      从男女分泌的激素来看,男性雄性激素较多,而雌性激素较少。实际上,雌性激素有利于加强胸腺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而女性抗感染及抗病毒的能力要比男性强。同时,雌性激素也有利于胆固醇、脂蛋白代谢,因而女性的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的发病率远比男性要低。相应地,由此引起的死亡率也低。

      外部因素只起局部作用

      此外,张宗玉认为,相对而言,外部因素如社会压力、抽烟喝酒等生活方式也对男性的短寿起到一定的作用。

      实际上,现代社会女性的压力也同样很大,在外要工作,回家还要照顾家庭,而且女性也有很多不好的生活方式,如盲目节食减肥等等。所以这并不能完全看成是男女寿命差异的主要原因。

      不过,也有人认为,女性在不顺心时可以通过哭泣等方式发泄情绪,使体内的激素保持在正常水平。而男人则易压抑自己,情绪得不到宣泄,影响体内很多器官组织的正常运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