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我国美容市场肉毒毒素来源莫辨 有安全隐忧
  • 质检总局检测显示国产特富龙不粘锅不含毒素
  • 英医学家呼吁医药厂商应完全公布产品副作用
  • 异论:婚前性行为就代表贞操观念淡薄?
  • 远古蛤蜊寿命长达120年 节制饮食能长寿
  • 中科协调查显示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不足2%
  • 数据显示每年一百六十万人死于厨房油烟之手
  • 解剖学提供新证据:学习外语要趁早
  • 科学家首次研制出疟疾疫苗 有效率超过90%
  • 转基因作物将成为中国和印度重要的食品来源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科技生活:55年来中国人生活巨变100步<%=i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55周年,本报记者将改变中国人生活的一百个步伐整理成文,以此回顾过去,着眼现在,展望未来。


      眼睛看得更清了


      电影:2004年是电影进入中国的第99个年头。


      立体电影:2004年,全国首部可在电视上播映的立体电影推出,戴上一副纸眼镜就可体会到它的三维冲击。


      黑白电视机:1958年中国生产出第一台黑白电视机,46年后,中国的黑白电视已经主要用于出口。


      彩色电视节目:1987年,中国第一个彩色电视中心———中央彩色电视中心在北京落成。


      数字高清电视:到2003年年底,中国的数字电视机销售量已超过310万台。


      有线电视:中国的有线电视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用户国。


      录像带:1979年10月,广东省出品了全国第一盒节目录像带《中国录影集》。


      光盘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2004年,一个著名光盘品牌的CD-R光盘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已经突破2500万张。


      中国的照相机工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56年120折叠相机“七一”牌成为中国照相机生产的先驱。


      中国国内数码相机市场正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飞速增长。


      十年前,索尼公司第一个开始在中国批量生产家用摄像机。仅从2003年来看,中国摄像机市场的增长就达到了近70%。


      近10年来中国家庭音乐设备向家庭影院方面转移。至2002年底,我国音响产品的市场规模在370万套。


      21世纪初,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了8000万。


      1982 年,交通部公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雷达测速仪。


      DVD影碟大规模进入中国是在1999年年中。2000年底,DVD硬件和软件的销售量将占据整个国内市场份额的20%~30%,并成为城市影音消费市场的主流。


      1985年,亲水性软性隐型眼镜进入中国市场。


      1987年,博士伦、卫康、视康、强生等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核磁共振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北京天坛医院是最早引起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单位之一。


      目前,全世界有35%的CT扫描仪在中国生产。


      耳朵听得更远了


      电话:1881年,英籍电气技师皮晓浦在上海架起一对露天电话。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话。


      到2004年底,中国的电话用户已经突破6亿。


      BP:1984年,广州市民第一次拥有“BP”机这类可以随身携带的通信工具。


      手机:2003年,信息产业部称,中国内地陆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345亿户。


      IC卡电话机:1995年11月,成都一家企业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


      卫星电话:1982年,卫星电话进入人们生活。


      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


      全国各地设有39个记者站和办事处。


      收音机:1953年中国第一台全国产化收音机被研制出来,这种“红星牌”电子管收音机大量投放市场。


      1979年我国的收音机产量已达到了1387.5万台,其中半导体收音机占6%。


      立体声:1980年1月,第一张立体声唱片由中国唱片社出版(越南《血手印》)。


      录音机:1953年,上海钟声电工社试制出中国第一台磁带录音机。


      磁带:1979年1月,广东推出中国第一盒卡式立体声录音磁带,品牌为“云雀”。


      CD:1987年,太平洋影音公司出品了中国第一张CD唱片。


      即时通讯软件:即时通讯软件包括QQ、MSN等。在20世纪9

    [1] [2] [3] [4] 下一页

    0年代末进入中国。


      ADSL:中国是全球ADSL应用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预计到2003年,中国ADSL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万线。


      宽带:2004年我们的宽带用户数可达1700万。


      双腿走得更快了


      电车:1908年3月5日,上海诞生有轨电车。


      1914年11月15日,中国第一辆无轨电车在上海街头亮相。


      200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辆超级电容公交车在上海试运行。


      自行车:近20年来,中国自行车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


      汽车:1956年7月,国产第一辆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


      1958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


      1992年,中国汽车年产量突破了100万辆,达到1061721辆。


      1958年7月22日,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开工建造。


      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建造的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1968年12月29日竣工。


      信号灯:1973 年,中国第一台平面交叉路*通控制信号灯研制成功。


      地铁: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于1971年1月开始试运营。客运量平均每年递增19%。


      高速公路:1989 年中国第一个高速公路项目沈大高速公路辽阳段工程竣工。


      截至2004年8月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了3万公里。


      中国的铁路运营里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1810公里增加到1997年底的65970公里。


      飞机:1954年7月3日,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在洪都集团成功首飞。


      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中国航空旅客数量每年约7500万人次。


      火车提速:2004年4月18日起,全国铁路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


      轻轨:中国首条轻轨车在吉林省长春市于2002年10月份投入正式营运。


      出租车:2004年北京的出租车数量达到了6万辆。


      电梯:1999年全国的电梯总产量是32万台。


      磁悬浮:2000年底,我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在长春研制出来。


      2004年,上海首先开通了磁悬浮列车的商业运营铁路。


      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航天飞船成功进行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2003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接近500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


      大脑更加聪明了


      人工智能:中国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启动于50年代。目前,中国自己的人工智能产品如指纹识别系统等已经出现,并逐渐普及。


      计算机:计算机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是在1994-2004这十年之间。仅仅去年一年,中国市场上售出的个人电脑已经超过1200万台。


       大型计算机: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银河”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机器人: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有:核工业移动作业机器人;壁面爬行机器人;室外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移动机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无缆机器人。


      遥控器:遥控器在中国已经深入千家万户。通过手机短信对家电进行遥控的专利技术也已经通过国家认证。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人们的视线。到今天,厂商已经认定,中国是未来普及蓝牙技术最有潜力的市场。


      嘴巴更有福气了


      电报:2004年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中国电报事业创办120周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电报为人们的生活通讯提供了极大便利。


      对讲机:我国民用对讲机消费市场发展潜力非常巨大,从2004年起,未来5年销售量每年预计可达100万对以上,销售额约为9亿元人民币。


      语音识别系统: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起,语音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电信、交通等行业及企业和家庭用户,从PC到手机再到MP3和玩具,其应用几乎无所不在。


      短信:以短信为主的数据业务正在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增长。我国2004年的短信发送量将达到5500亿条左右。


      国产抗生素:50年代,我国化学研究工作者和医药研究工作者通力协作,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杂交水稻: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药物: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制成功对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


      转基因食品:中国是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多的4个国家之一,推广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油菜、西红柿等。


      太空育种:1999年,是太空育种事业值得纪念的一年;10克烟草种子搭载上了“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标志中国太空育种研究进入新阶段。


      双手力量更大了


      缝纫机:1919年,中国最早的缝纫机厂在上海创办。目前我国缝纫机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5% 以上。


      推土机:鞍山红旗拖拉机制造厂始建于1948年,是我国第一台大马力履带推土机的诞生地。


      核电站:1958年6月,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


      冰箱:1956年,国内第一台电冰箱在北京“雪花”冰箱厂研制成功。


      拖拉机:1958年7月20日,中国第一台54马力履带拖拉机装配出来。


      万吨水压机: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地*了第一枚原子弹。


      氢弹:我国飞行员于1972年1月7日,成功地投掷了第一枚实用氢弹。


      手表:1967年,天津手表厂自己设计、制造了第一块“海鸥表”。


      信用卡:1979年,信用卡进入中国。在中国,近十年来是信用卡飞速发展的时期。


      洗衣机:中国洗衣机近几年的年产量均在1000万台以上,21世纪初,年产量达到近1500万台,居世界首位。


      自动提款机:自1987年第一台ATM在珠海投入使用以来,中国内地目前已经有三万多台ATM自动提款机。


      中文输入法:80年代初,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输入法,让古老的汉字跟进了数码时代。


      触摸屏:触摸屏进入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在今天,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机器。


      纳米:1993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操纵原子成功写出“中国”二字,标志着我国开始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生育更加科学了


      人工流产:中国的总和人工流产率在1983年达到最高峰1.7,但这个数字也远远低于世界最高水平。


      口服避孕药:20世纪50年代口服避孕药问世。目前,中国妇女使用口服避孕药的比例占所有避孕措施的2.06%。


      避孕套:从2004年8月起,某些省市开始在公共场所和娱乐场所全面发放免费避孕套。


      试管婴儿:北医三院是国内最早开展“试管婴儿”临床研究与应用的医院,在该院诞生的内地首例“试管婴儿”今年已经16岁了。


      精子库: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类精子库是我国第一个人类精子库,是于1981年创立的。


      冷冻卵子:1986年中国开始利用冷冻卵子受精技术。2000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中国用冷冻卵子和冷冻精子进行人工受精术,诞生了一对双胞胎婴儿。


      伟哥:已经有两种治疗ED(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正式获得了在中国上市的药品注册证。


      女性伟哥:中国“女伟哥”临床试验于今年9月初开始。


      克隆器官:中国生命科学家表示,在5年之内,我国一定会完*体全部206种组织器官的原位复制并公之于世。

    上一页  [1] [2] [3] [4]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