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北京立冬后闻惊雷建国来首次 降雨量10毫米
  • 手机成为万能遥控器 德科学家编出相应程序
  • 潘绥铭炮轰杜蕾斯性报告中国人性伴侣最多论
  • 英国设计出空中出租车 最远路程将达288英里
  • 全球大流感逼近人类 专家警告需做充分准备
  • 以色列专家发现帕金森病致病原理是基因变异
  • 研究表明大量补充维生素E适得其反危害健康
  • 美单身女56岁生龙凤胎 人工授精创高龄纪录
  • 专家披露私人飞行驾驶员执照如何考取全过程
  • 莫扎特得益于胎教 著名音乐人建议父母效仿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杜蕾斯性报告遭受质疑 其背后是否暗藏玄机<%=id%>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城市晚报报道,2004年10月12日,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向社会发布,作为世界上生产知名安全套品牌的公司,杜蕾斯此举无可非议。但引人注目的是本年度全球性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人的平均性伴侣最多,为19.3人,远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数10.5人。如此惊人的数字究竟是怎样获得的,其背后是否暗藏玄机?11月2日,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杜蕾斯网站---调查表里没有调查内容


      11月2日下午,为了证实杜蕾斯于今年向社会公布的全球性调查报告的真实性,记者特意请到了数字长春网站的首席运营官吕中秋先生。当日下午4时许,记者终于在杜蕾斯的网站上看到了“杜蕾斯全球性调查表”的字样。


      记者发现,在杜蕾斯网站的这个网页上,只需填写5个人名和5个电子邮箱,就再也找不到其他关于“杜蕾斯全球性调查表”的内容了。根据页面提示,记者与数字长春网站的首席运营官吕中秋填写了5个人名和5个电子邮箱,但随后网页中显示出“感谢您完成杜蕾斯全球性调查问卷,当调查结果出台时,我们将给您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告知您的国家(人)的性秘密。如果您的国家榜上无名也没有关系,至少您可以知道明年的假期目标在哪里!你只需将他们的信息填写在下面,然后点击发送即可。”


      此外,吕中秋还在网页上发现了一个可以迅速下载“调查问卷”的方法,就是必须先下载一个PDF软件。而这个陌生的软件,让有着多年网络经验的吕中秋也一筹莫展。


      据吕中秋介绍,做网络工作的人尚对PDF软件操作这样陌生,普通网民对这种进入调查问卷的方式更会不知所措。两个小时后,记者填入“调查问卷”中的5个电子邮箱分别收到“杜蕾斯”网站的回信。打开邮箱,出现的页面竟然与杜蕾斯中国网站的画面一致,只是文字变成了英文。


      数字长春网站的首席运营官吕中秋告诉记者,类似这样没有实质内容的调查问卷自己还是第一次遇到,用这种方式套取网民点击数量的调查结果显然是失真的。因此,杜蕾斯公司对外公布“有10万中国人参加了本次调查”的真实性就可想而知了。


      “杜蕾斯性报告”的消息只被点击27次


      “5月10日,2004年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正式开始。据说这是杜蕾斯集团第9次进行这样大规模的调查活动,为期6个月零2天。在中国,只要在杜蕾斯网站提交完调查表,参与者都可以参加抽奖。同时,杜蕾斯集团还将为每位参加调查的人向世界卫生组织捐赠5个安全套,直到捐赠100万个为止。”


      这是互联网上刊登的一则关于杜蕾斯已经开始2004年全球性调查的消息。如果按杜蕾斯性调查报告中提及的有超过10万中国人参与了此次调查,该消息从刊发到现在,被点击率应该很高。但记者调查发现,这则宣布调查开始的消息至今只被点击过27次。


      “杜蕾斯性报告”中水分很大


      数字长春网站的首席运营官吕中秋先生告诉记者,一般调查如在网上进行,应在某一地区内的大型网站打出浮动广告,向网民提供网址,但杜蕾斯没有这样做。因此报告中说有10万中国人参与了调查,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11月4日,记者再次在网上对“杜蕾斯”进行搜索,无意中在yourblog·org网站上发现了这样一句话:“购买杜蕾斯产品的用户假如细心一些,就会在盒子上发现有奖参与杜蕾斯全球性调查的方法……”


      4日当天,记者走访了长春市内的数十家药店,没有发现杜蕾斯产品包装上有关“全球性调查方法”的字样。


      合顺堂药店的一位负责人称,他经销杜蕾斯产品很久,却没有发现有类似的提示。他说,关于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中提到的中国人平均有19.3位性伴侣自己并不赞同。


      据该药店负责人介绍,杜蕾斯产品向来价格不菲,而购买者也大都不会细读产品包装上的文字。该负责人不排除省外有写着“全球性调查方法”字样的杜蕾斯产品,但他表示,即使有,知道这个调查的人也不会很多,参与者可能更少。


      曾做过数年网络开发运营的吕中秋从网民参与“调查”的角度分析说,如果杜蕾斯只在其产品包装上标明了参与调查的方法,由于多数网民还没有达到消费杜蕾斯产品的水平,所以了解此项“调查”的消费者将很少。据此分析,“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中说到的“中国人均19.3位性伴侣”的水分很大。

    [1] [2] 下一页

    >

      市民质疑“杜蕾斯性报告”


      杜蕾斯全球性调查称中国人的性伴侣为“世界之最”,该消息一经发布,舆论哗然。人们纷纷质疑这个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11月5日,记者随机调查了长春市内各个阶层的人士,他们均质疑“19.3”这个数字。在某公司任销售大区经理的郑某对记者说,他几天前已从网上获知了这个消息,但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19.3”这个数字。郑某说,“其实调查报告的失实是明摆着的,即使是傻子也不会相信今天的中国人人均有19.3个性伴侣,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另外,互联网上的调查因为不能代表大众,所以这项调查的权威性、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和调查方式及结果都不真实。”


      长春市某高校一名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人的“性趣”在这个调查中被莫名拔高,是一件让很多中国人都高兴不起来的事。数据失实,让人觉得是对中国人“性”的一种诋毁。


      因为杜蕾斯是生产与性相关产品的厂商,所以更有人毫不犹豫地将“2004年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与“卖套之嫌”联系起来。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长春市民朱某拉着记者走进一家药店,他说:“你看看这些产品包装上的电话,有哪个是真实的呢?”


      记者随后在一盒标价40元人民币的杜蕾斯产品包装上记下了一个联系电话,但拨过后才发现这个号码并不存在。


      性学专家剖析“杜蕾斯性报告”


      国内某媒体在报道中提及,据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马晓年分析,在中国参加调查的人中有8万是男性,这就使平均每人有19.3位性伴侣成为可能。


      对马晓年的这番言论,中国性学会晏武增副部长表示,性学界人士都不相信马晓年会作出这种分析。性学界泰斗史成礼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几天前他还和马晓年一起吃过饭,对马晓年再了解不过,所以他也不相信马晓年会对杜蕾斯报告作如此分析。


      11月5日,中国性学会晏武增副部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在北京某媒体刊出后,就有性学界专家给他打来电话,并探讨“19.3”这个数字的真实性。晏武增当即表示震惊,并称杜蕾斯2004年全球性调查报告不该这样不负责任地对外公布这个消息。


      晏武增告诉记者:“杜蕾斯没有这个发言权,中国人人均拥有19.3个性伴侣,这个数字不可能,简直是无稽之谈。”


      晏武增说,这份“调查”对中国人的性行为带有侮辱性。晏武增表示,中国性学界许多专家目前都对这份报告持反对态度。


      晏武增给记者作了个分析,他说,第一,网上的人本来就带有虚幻色彩,且无法代表社会各阶层;第二,人们的生活水平、素质不尽相同,受经济因素制约,能拥有多个性伴侣的仍占少数;第三,传统的儒家思想使中国人目前的性态度很难步入世界前列,加上国家对性知识的宣传,已使大众意识到了性伴侣复杂的危害程度。所以,2004年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中提到的“19.3”是百分之百不可信的,是浮夸。从一定意义上讲,甚至有“为了产品”的嫌疑。


      中国性学界“西史(史成礼)北潘(潘绥民)”被誉为中国性学界两大泰斗。因种种原因,潘绥民一直对媒体保持低调。相反,81岁的史成礼教授则一直在为中国性教育事业奔走呼吁。


      11月5日,本报记者与刚从北京返回兰州的史成礼教授取得了联系,史成礼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在操作上有问题,中国人均拥有19.3名性伴侣不可能,完全不可能。我个人认为,这个数字的宣布是侮辱中国人。”史成礼教授认为,英国杜蕾斯公司的这份调查对中国性学工作来说没有意义。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