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旅鼠跳海*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 揭秘:八年航天员训练营生活
  • 倾盆大雨 惯性作用是关键
  • 夏天防止雷击: 雷雨天上网要小心
  •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 神秘机器疑是最早的计算机
  • 首次揭开藏羚羊雪山飞速的秘密食谱
  • 孟姜女哭的是齐长城 不是秦长城
  • 百慕大三角种种猜测
  • 揭开龙王庙行宫宝藏之谜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北京科技报揭穿蒙眼辨物<%=id%>

      河北奇人声称可以训练孩子“蒙眼辨物”的特殊本领,称不借助魔术手段可以开发人的“潜在功能”,并要叫板一贯反对“特异功能”的“反伪斗士”司马南。在媒体的炒作下,“奇功神人”俨然重出“江湖”。

      本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重重疑点,现场并发现号称有“特殊本领”的女孩作弊,经过采访大量业内人士,推出调查报道《调查河北蒙眼辨物真相》,报道引起的反响出人意料,国内报纸网站大量转载。新浪网为此做的一个专题网络调查显示,有近1万人参与了此项“你是否相信特异功能”的调查。本报报道之前,网络上有相当数量的参与者认为“应该鼓励对这种人类未知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认为“河北奇人或许真的存在特殊本领”。本报调查报道见报之后,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参与调查者认为“世上不存在什么神人异事。”

      为了平息人们思想观念中的误区,著名的反伪斗士司马南应本报之邀,破例重出“江湖”,同意接受“河北奇人”的挑战,并诚恳地提出了时间和地点。本报记者去河北实地采访时,“河北奇人”信誓旦旦要来北京挑战司马南,报道之后,记者再度联系马承杰先生,对方态度却是180度大转弯,称“因种种原因不能前往”。

      在马承杰先生给本报记者的书面答复中,他的“种种原因”包括:本人初中毕业,涉世未深,被他人利用不知,报道当中“检验”变成“挑战”,因此不愿让这种劳民伤财之事再重演。司马南接收到的挑衅短信,“是他人盗取号码发出别有用心的文字内容”。

      同时他首次承认:“自见‘非视觉辨认’现象以后,遂产生深厚的兴趣,反复研究揣摩,自以为对孩子智力开发有益,我也曾怀疑他们用眼缝偷看。”

      挑战极限在本报“掺和”下“无疾而终”,司马南向本报表示,为打击伪科学,普及科普教育,他设立的高额悬赏仍然有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