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揭秘(二):扶乩之谜
  • 揭秘(三):叫魂
  • 揭秘(四):双枪刺喉
  • 揭秘(五):吃白瓷碗片
  • 揭秘(七):专家揭秘
  • 揭秘(八):特异功能
  • 揭秘(九):口叼红铁链
  • 揭秘(十):单掌取火
  • 揭秘(十二):造假有门
  • 揭秘(完):兰迪大师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UFO研究中经常被提到的几个气象概念<%=id%>

        在UFO研究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些问题,现在把它整理出来,供广大爱好UFO问题研究的读者参考。
        因为有许多人虽然对UFO问题感兴趣,但是又对某些自然现象不太了解,往往会对某些自然现象误认为是:不明飞行物(幽浮)、外星人飞船等等。
        1.大气对流层----10~20Km,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不断跑来补充,来来往往,不停的对流层。(主要现象: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
        2.大气平流层----20~50Km。这里的空气比较稀薄。
        3. 大气臭氧层----25Km。
        4.大气中间层----50~80Km,(这一层内温度随高度降低。)
        5.热层----80~500Km,这一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
        6.大气电离层----50~1000Km。(电离层在太阳光(主要是紫外线)照射下,气体分之被电离为带电的“正离子”和“自由电子”。其中从离地面80~500Km这些区域里,电离密度比较高。)(美丽的“北极光”就出现在电离层中。)
        7. 磁力层----500Km以上的外大气层,也叫磁力层。
        8.“晕”----天空浮现着高而薄的白云,太阳或月亮的光盘从云中透露出来,在它的外围往往出现相当大的白色或彩色的光环,这种光环在气象学上叫做“晕”。
        出现在太阳周围的叫“日晕”,多数是彩色的,从内向外,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出现在月亮周围的叫“月晕”,多数是白色。
        有时把“日晕”叫做“日枷”;把“月晕”叫做“月枷”。(俗语:“日枷风”;“月枷雨”)
        “晕”是伴随着天空的卷层云而出现的。它是由无数细小的冰晶集合构成的,云层低面离地面高度大约在6Km以上。
        9.“华”----现象是:在秋夜,往往天空漂浮着扁球形的白云,这种云称为高积云。在云后面如存在明亮的月盘时,高积云云边上,往往有彩色光圈出现。
        “华”的色彩十分鲜艳,大体内部带蓝绿色,外缘带棕红色。
        “华”是一种衍射现象。当光线通过与光波波长相近的许多小水的水滴、冰晶或细孔时,就会发生光的强弱相间分布的现象,这就是衍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华”的彩环。
        “华”的实验:(1)在充满雾气的浴室里,观察白炽灯光,可以看出灯泡周围有彩环出现。(2)用一块玻璃,对着它呵一口气,再拿着它对着电灯一看,就可以看见在灯泡四周有一圈彩色的环。这就是“微小质粒衍射”造成的“华灯”的一个例子。
        10. “峨眉宝光”-----它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彩色的光环,围绕在人影的周围,人怎样动,人影也跟着做动作,你招手它也招手。
    原因:在多云雾的山区,人站在山上,如果背后有太阳光倾斜地射过来,而在人的前面是浓密的云或雾时,人影就会投射在云层或雾层组成的屏幕上。
    (峨眉山因为环境特殊,出现这种现象的机会较多。)
        11. “海市蜃楼”----当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分布反常时,就会引起空气垂直变化的反常,并会导致与通常不同的折射和全反射,这就会产生海市蜃楼的现象。
        “海市蜃楼”分为:(1)“上现蜃景”;(2)“下现蜃景”。
        “上现蜃景”;在夏季,白昼海水温度比较低,特别是有冷水流经过的海面,水温更低,下层空气受水温影响,比较上层空气为冷,出现下冷上暖的反常现象(正常情况是下暖上凉,平均每隔100米高度,气温降低0.5~0.6度左右)。下层空气本来就因为气压比较高,密度较大,现在再加上气温又较上层为低,密度就显得特别大,因此空气层下密上稀的差别异常显著。假使在我们的东方地平线下有一艘轮船,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到它的。如果由于这时空气下密上稀的差异太大了,来自船舶的光线先由密的气层逐渐折射进入稀的气层,并在上层发生全反射,又折回到下层密的气层中来;经过这样弯曲的线路,最后投入我们的

    [1] [2] 下一页

    眼中,我们就能看到它的像。由于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方向的,因此我们所看到的轮船影像比实物抬高了许多,所以叫做“上现蜃景”。(我国渤海中有个庙岛群岛,在夏季,白昼海水温度较低,空气密度会出现显著地下密上稀的差异,在渤海南岸的蓬莱县古代又称登州),常可看到庙岛群岛的幻影。
         “下现蜃景”:在沙漠里,白天沙石被太阳晒得灼热,接近沙层的气温升高及快。由于空气不善于传热,所以在无风的时候,空气上下层间的热量交换极小,遂使下热上冷的气温垂直差异非常显著,并导致下层空气密度反而比上层小的反常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前方有一棵树,它生长在比较湿润的一块地方,这时由树梢倾斜向下投射的光线,因为是由密度大的空气层进入密度小的空气层,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到了贴近地面热而稀的空气层时,就会发生全反射。光线又由近地面密度小的气层反射回到上面较密的气层中来。这样,经过一条向下凹陷的弯曲光线,把树的影像送到人的眼中,就出现了一棵树的倒影。
    由于倒影位于实物的下面,所以又叫做“下现蜃景”。
        无论哪一种海市蜃楼,只能在无风或风力极微弱的天气条件下出现。当大风一起,引起了上下层空气的扰动、混合,上下层空气密度的差异减小了,光线没有什么异常折射和全反射,那么所有的幻景就立刻消逝了。
        12. “虹”----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时候,把原来的白色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的光带。
        在下雨时,或雨后,空气中充满着无数个小小的能偏折日光的水滴。当太阳经过水滴时,不仅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同时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的光带,如果角度适宜,就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虹”。
    空气里水滴的大小,决定了“虹”的色彩鲜艳的程度。空气中的水滴越大,“虹”越鲜艳。水滴越小,“虹”色越淡(例如像雾滴那样大时),形成“白虹”。
    (俗语:东虹日头,西虹雨。)
        12.“球状闪电”----直径约10~20厘米的带电气体球,它很轻,能随风飘扬,能缩小后钻入窗隙,然后又恢复球状。移动时往往出现咝咝声。一般是红色或橘*,也有的带蓝白色或微红色,会*。
        13. 一般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上空的气流(一般指20公里以下的不包括地面的空气层)通常是自西向东移动的,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和我国所处地理纬度决定的。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