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UFO研究中经常被提到的几个气象概念
  • 揭秘(三):叫魂
  • 揭秘(四):双枪刺喉
  • 揭秘(五):吃白瓷碗片
  • 揭秘(七):专家揭秘
  • 揭秘(八):特异功能
  • 揭秘(九):口叼红铁链
  • 揭秘(十):单掌取火
  • 揭秘(十二):造假有门
  • 揭秘(完):兰迪大师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地球像一个爆米花<%=id%>

    关于地球大陆分离的新观点——“地壳胀裂”说

     地球像一个爆米花

    岩石圈无法漂流

        地球上的陆地原本是一个统一的大陆,人们早就看出了这个奇妙之处,然而,陆地又是怎样分离的呢?有许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都给出了一些解释,但都存在许多悬疑,尤其是大陆分离的动力源问题。这些理论对地壳变动的认识总是局限在地球体积和地表总面积一直固定不变的范围内。应该突破这种局限。

        地壳和地幔上部固态部分(岩石圈)的总厚度有近百公里,而地球陆地只是地壳表层略微凸出的部分,从海底最深处至陆地最高山峰仅20公里高度差。因为地表低凹的地区被海水覆盖,所以在我们的视觉印象上,大陆似乎是分离的。事实上,所有陆地和海底岩层是互相衔接在一起的整体结构。虽然岩层中纵横分布着许多裂缝,会发生水平错位移动,却根本不可能水平移动几千公里。况且,造成大陆远距离平面移动的原驱动力从何而来呢?

       “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认为,新海底在大洋中脊形成,推动旧海底,在海沟处俯冲钻入地幔,周而复始。试想,仅靠大洋中脊裂谷产生的能量就能推动几十公里厚的洋底钻入近百公里厚的岩石圈之下吗?而且大陆与洋底本是连成一体的结构,只是厚薄略有不同,哪来的可钻之孔呢?

    “板块构造说”认为,岩石圈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地幔软流层中的环流。但即使地幔中流体物质存在上升和下降流。作为地球整体的一部分,它的运动与地表大气层的运动机制应该是相同的,具有方向的一致性(大气层始终是随地球自转由西向东运动的)。那么与地幔结合在一起的地壳,怎么可能产生一块向东,一块向西,而且运动方向截然不同的水平移动呢?经测定得知,地壳、地幔、地核转动的方向是一致的,地幔物质当然不可能是孤立的循环运动体系。据地震仪记录,地震波的频率在地幔约410公里—1000公里处很不均匀,说明这一层次的物质分布也很不均匀,是固体岩层与液体岩浆的混合结构,固体和液体的分界是纵横交错的。所以,根本没有固态岩层漂浮在液态岩浆上滑动的可能。

    地核曾发生大*

    那么,大陆究竟是怎样分离的?大陆变动的能量来源于地核。

    地核内温度高达约6000摄氏度,压力也非常大。在地球内部,温度和压力增高到一定程度时,物质的结构、体积和物理化学特性会发生变化。当地壳承受不住内部的高压时,发生*,释放出巨大能量,使球体发生膨胀,地幔中呈液态的高温物质冲破岩石圈,猛烈地喷涌出来,使岩石圈破裂。海底那条绵延6万多公里的大洋中脊就是地球破裂的痕迹,后来熔岩不断地喷涌凝结堆积,形成了山脊状。能量大爆发是许多星体在演变过程中都要经历的,如红巨星阶段的超新星爆发和白矮星阶段的新星爆发。

    地球发生爆裂膨胀后,固态外壳(岩石圈)变厚,体积扩大,表层开裂,现在地球表面的形状就是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500万年)大爆发形成的。从60年代开始,科学家在各大洋钻取大量洋底岩石测定年龄时发现,最古老的沉积物,年龄也没有超过2亿年,这说明大洋盆底表层都是侏罗纪以后才形成。而越靠近海岭的岩层越年轻,这是因为熔岩从海岭处喷涌滑落,覆盖了旧海底。

    因为地球是从一个完整的球体分裂扩展开的,所以把现在的陆地和大陆架部分拼和在一起,正好构成一个体积比现在小很多的球体的表面。要解释大陆为什么能够完整地拼合,这才是更合理的原因。

        作个形象的比喻,做爆米花时,膨胀后的玉米花体积变大,原先玉米粒的完整表皮分裂成小块分布在玉米花凸出的部位,大陆分离正是同样的原理。地球爆裂后,地壳膨胀变形,出现了裂缝,但这种裂缝不足以把岩石圈分为各自独立存在的

    附:《中国科技纵横》<开放天空>栏目编者按语:

        看一看世界地图,注意一下各块大陆的形状,你发现了什么吗?在1910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也像这样看着世界地图,他发现各块大陆的形状互相吻合,可以像拼图游戏一样把它们拼成一整块陆地。

    这一发现导致了“大陆漂移说”的诞生。这一学说认为,各块陆地并非从古至今一成不变地处于现在的位置,它们最初是合在一起的,在地质活动的影响下,各大陆逐渐分离,才形成了目前这种格局。但是,魏格纳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说明大陆为什么移动。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大陆?对此,“海底扩张说”

    [1] [2] 下一页

    和“板块构造说”都给予了解答,它们是地质学上最经典的理论,也是受到普遍认可的理论。但是,有人另外提出了更大胆的假说,《地球像一个爆米花》的作者认为,是地球内部的能量向外释放,“撑”开了地壳。板块,就像一个西瓜,即使它的瓜皮出现裂缝,瓜皮和瓜瓤仍是一个整体。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