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全球变暖达最高温 世纪末北极熊可能绝迹
  • 地球像一个爆米花
  • 幽浮≠飞碟
  • 宇宙起源于大*吗
  • 古猿变人的猜想
  • 解读湖南娄底不明飞行物事件
  • 新疆UFO为何物 两专家各执一词
  • 外星人遗址揭秘
  • 百慕大魔鬼三角——虚构之谜
  • 敦煌旅游增设沙画新景点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世界跳跃日仅为幽默 网页中发现三大破绽<%=id%>

    欲改变地球轨道的“震撼地心一跳”昨天结束发起人称不会测试结果

    以科学的名义进行的“世界跳跃”,从网站的解说和煞有介事的图表看,似乎十分严谨。经过仔细推敲,晨报记者却在这个引发全球媒体关注的“惊天行动”的网页中发现了不少破绽。

    破绽一:“德国研究人员”为莫须有

    晨报记者昨日登陆“世界跳跃日”网站后,在网站行动介绍区域见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德国慕尼黑ISA学院重力物理教授尼斯瓦德称,只要有6亿人在7月20日格林威治时间11时39分13秒同时猛跳一次,就能让地球轨道距太阳更远一点,从而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网站通过各式各样看起来十分严谨的图表和资料告诉网友,只要在网站注册自己的电子邮箱,参与改变地球轨道的跳跃壮举,就可以为防止全球变暖作出贡献。

    这位教授在网站上指出,跳跃当日,地球处于其100年来轨迹中最脆弱的位置,6亿人同时跳跃可以使地球改变轨道,离太阳远点。他指出,若地球位置改变,便可停止全球变暖,延长日照时间及创造一种较适合人类居住的气候。而参加“世界跳跃”的网友必须在西半球,这样“可以产生有效的合力”。

    记者昨日致电德国教育部,对方却证实,德国慕尼黑没有“ISA学院”。Google搜索引擎关于该学院的英文检索结果,几乎全部与“世界跳跃活动”有关。而在北京时间昨日凌晨的专访中,worldjumpday.org网站所有人劳施曼对于晨报记者的质疑,承认“尼斯瓦德教授”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破绽二:网站倒计时器让网友“吃药”

    北京时间18日晚上,网名为“Lands”的美国网友在美国雅虎社区发帖称,“世界跳跃日”网站的倒计时计数器是错误的!

    晨报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Lands的MSN号码,并顺利与他取得了联系。Lands向记者指出,worldjumpday.org网站主页左下方的“世界跳跃日倒计时器”出现了错误,所显示的起跳时间比正确的时间早了24小时。

    北京时间19日晚上,距离格林威治时间本月20日11时39分13秒尚有近30小时,晨报记者登陆该网站,果然发现倒计时器显示的时间距离起跳时间却只有数小时!

    Lands认为,策划这样的“全球性行动”在关键的时间问题上出现失误,实在很不应该。“我对这件事很认真,因为跳跃时间在美国是早上5点,为了不干扰邻居,我得早起到花园去跳……”

    在网站注册的网友纷纷向劳施曼发出提醒,昨日下午,晨报记者看到起跳开始之前的worldjumpday.org网站的倒计时器已经恢复正确,下方多了一行小字“时间已经修正”!

    不过网站对美国网友的通知仍然存在问题,由于忽略了夏令时制带来的时差缩短,美国网友起跳的时间比其他地方的网友早了一小时。

    破绽三:注册人数令人难以置信

    “世界各地的网民不知真假,纷纷登记成为‘世界跳跃日’志愿者,目前该网站登记的‘跳跃’志愿者据称已有5.99亿人。”———在跳跃开始之前的7月18日,这样的“惊人故事”被世界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在worldjumpday.org网站右下方的注册计数器中,所显示的数字的确也与这一数字吻合。昨日下午,这一数字甚至迅速超过了6亿大关。

    然而,在世界网站流量排名的权威站点ALEXA,worldjumpday.org网站的流量在全球排名截至昨日下午为第13508位。晨报记者在ALE

    [1] [2] [3] 下一页

    XA网站看到,“世界跳跃日”网站是2005年初开通的,自开通之日起流量排名便一直不断飙升,最近一周更是迅速拉出“大阳线”,但是却始终未能突破1万位大关。上海网站“测验人”是ALEXA里排名接近1000位的网站,其总注册人数也不过300万。

    “测验人”站长浦滨告诉晨报记者,“ALEXA全球排名1万位以后的网站有6亿人注册,这只有傻瓜才会相信。”

    网站站长劳施曼专访“人们可以说这是 行为艺术”

    由于worldjumpday.org网站上并未留下创办人的联系方式,晨报记者通过网络注册信息查询平台获得了网站所有人英国人劳施曼的个人信息。据晨报记者调查,劳施曼是德裔英国人,现在从事艺术创作,其油画、互联网艺术水平在英国有一定名气,他同时是电影制片人和音乐DJ。

    北京时间昨日凌晨,住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市的劳施曼接受了晨报记者的越洋电话采访。针对全球网友提出的一些较为尖锐的问题,劳施曼的回答显得颇为 幽默。

    晨报记者:真的有6亿人在你的网站注册吗?

    劳施曼:是的,如果计数器工作正常的话。

    晨报记者:你是艺术家而非科学家,你如何知道6亿人同时跳跃就可以改变地球轨道?

    劳施曼:我们拥有一些对此略知一二的专家的理论支持。

    晨报记者:那你是怎么创造出并不存在的“科学家尼斯瓦德”的?

    劳施曼:用一副眼镜,一套蹩脚的假发和钉在墙上的一张月球地图创造出来的。

    晨报记者:你怎么评价你发起的这次行动?行为艺术?科学?还是你仅仅想通过这种方式唤醒人们对环保的关注?

    劳施曼:我不会对行动的结果进行实验室验证。人们可以说这是行为艺术、恶作剧、瞬间的群体暴动、垃圾,这些说法都对。如果人们因为在我的网站注册而对环保产生重视的话,我会非常高兴。

    晨报记者:有网友说,你办网站是为了出名和盈利,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劳施曼:我的网站每天大概售出一件T恤衫,我用赚来的钱维护服务器、给我儿子买尿布。这没有让我变得富有,我也没有因此卖出更多的艺术品。此外,我没有在“世界跳跃”站上公布我的真名,是别人找出来后公布在网上的。网络上的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就像虚幻的泡沫。

    “世界跳跃”结束

    网站称汇总结果数日后公布

    北京时间昨日18时许,“世界跳跃”行动在全球结束。由于缺乏有效统计方式,目前有多少网友参与了跳跃尚不得而知。

    “世界跳跃日”网站昨晚停止了报名,并贴出告示称“世界跳跃已经结束,希望你有一个完美的着陆,我们正在汇总跳跃情况,数日内将进行公布”。

    劳施曼在跳跃开始前向网友群发邮件进行了提醒,要求大家连续跳跃时间不可少于2分钟。“因为时间争议很大,我们感谢您的配合”,网站的群发邮件称。而劳施曼的电话在跳跃完成后一直无法接通。

    各方反应

    专家:这可能是炒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封东来昨日下午接受了晨报记者的专访,他指出,劳施曼的行动多半是炒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封东来认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6亿人的重量设为m,地球重量设为M,两者通过跳跃方式产生的互相作用力可谓微乎其微。且二者处于同一运动方向,跳跃发生之后,二者质心不会发生位移。“6亿人本来和地球连在一起,跳起来又回到了原位,这样的动作对于庞大的地球来说几乎没有影响。”

    网友:有人认真,有人不屑

    “世界跳跃”消息公布之初曾引起了一些网友的恐慌,一些网友相信,随意改变地球的轨道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还有人担心,如果地球轨道发生了改变,人类现在使用的 日历也将会被淘汰。

    但疯狂物理学网站(mad鄄physics.com)的网友则对劳施曼的计划进行了不屑的分析:“假设每人体重100公斤,6亿人齐跳产生的动能相当于7.5兆焦耳,等于100万吨*炸药释放能量的2%,造成的地球移位只有一个氢原子半径,即地球轨道会不变。”

    上一页  [1] [2] [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