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全球变暖达最高温 世纪末北极熊可能绝迹
  • 世界跳跃日仅为幽默 网页中发现三大破绽
  • 日本借助地球模拟器预测未来30年天气变化
  • 达尔文雀进化神速 自然选择的新发现
  • 安徽古民居拆卖凸现中国民间文化保护空白
  • 全球幸福指数调查 中国居31发达国家靠后
  • 2020年可婚男性将过剩 专家呼吁优化人口生态
  • 英调查显示瓦努阿图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家
  • 专家考证华夏始祖华胥 显现真实历史面貌
  • 古老而奇异的纳西人东巴造纸术面临灭绝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中英街界碑:一街两制的人文奇观<%=id%>

    百年前的历史为昨日的中英街埋下伏笔。解放后,由于这道界线,界碑两侧的乡民们需要赶着耕牛,扛着犁耙去界碑另一侧“过境耕作”;“文革”时,由于这道界线,分住界碑两侧、原为乡亲邻里的人们即使擦肩而过,也低头不语,生怕落个“海外关系”的罪名;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这道界线,一些急于购物而跨越界线的游客,当即会被值勤哨兵拉回来界线,甚至还要检验*明;香港回归祖国后,因为这道界线,内地游客不仅可以放心跨过界碑另一侧,还用手机兴致勃勃地拨通家人电话,兴高采烈地说“我已经到香港了”。早在1989年6月29日,中英街界碑就已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一街两制”人文历史景观,在国内独一无二。

    漫步中英街,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刻有“中英地界”、“光绪二十四年”、“1898”字样的石质界碑。界碑一侧书写中文,一侧书写英文,它就是1899年3月18日沙头角勘界的产物,是中英街的标志性建筑。市文管办主任黄中和介绍说,中英街界碑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贯穿中英街的8块界碑,是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祖国并实行“一国两制”和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见证。

    的确,“一街两制”就使得中英街两侧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文化特征。目前,8块界碑基本保存完好。在中英街也有跨过界线不算违规的,那就是位于四号界碑旁距今110年的古榕树。这棵榕树树干苍劲,枝叶茂盛,在中英街惟有它只管按照自然规律生长,把长长的枝干延伸到两侧,如今这棵“根在内地,荫泽香港”的古榕树早已成为中英街历史的见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