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录祖先荣耀和历史 凳子比金钱还宝贵(图)
  • 崖密室 神秘古崖居主人原来是东北小矮人
  • 京将对已发现最大六朝古墓进行就地保护
  • 州将引资近亿元打造中国侏罗纪生态公园
  • 上取汁凿个洞 加拿大枫树能流出糖浆(图)
  • 疆天山塞种人生殖崇拜岩画亟待保护(图)
  • 险队顺利冲出罗布泊 22日晚抵达乌鲁木齐
  • 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中国五大美女集中营
  • 长城较好墙体不足两成 保护长城刻不容缓
  • 家译碑文揭明光寺历史 填北京地方志空白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楚乐舞民间传承三千年 仅一人还通会全舞<%=id%>

    /P>

    每场演出前,都要把“行坛站子”挂得工工整整

    挖掘整理《端公舞》的部分专班人员

    《端公舞》乐队表演

    《端公舞》第一场中的“穿神衣”

    《端公舞》的指法十分复杂

    作为一个古老的舞种,近10多年来,南漳县的《端公舞》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以及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新闻机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他们为什么把目光聚焦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这个用来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的歌舞?

    由坐斗、坐升、坐碗等物件组成的香案桌子,还有各种道具一一找好,3月31日,南漳县薛坪镇薛坪村的“《端公舞》掌门人”秦大武为我们一行表演起《端公舞》。

    “炉中香火气氤氲,迎鸾接驾好时辰。……”

    《端公舞》第一场《迎众神》和屈原《九歌·东皇太一》描绘的气氛何其相似!

    就着表演的空隙,秦大武给我们介绍:《端公舞》又叫“扛神”,在当地也叫“做枯斋”。以“还愿”和“祈愿”为多。一般为一天一夜,也有三天三夜、七天七夜的。请作《端公舞》的人大都是“好家”。

    而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理事、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理事、襄樊市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陈心忠告诉我们:《端公舞》起源于巫文化,是古楚流传下来的巫教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的歌舞。《端公舞》顾名思义,是被称为“端公”的人作歌起舞的一种歌舞形式。对“端公”的解释也有“正”、“野”之分。“正史”见《辞海》释“端公”条:“旧时称巫。《潜书·抑尊》:‘蜀人之事神也必冯(凭)巫,谓巫为端公’。”而“口耳相传”的“野史”说:轩辕黄帝战蚩尤于涿鹿,长期相持不下,有一个姓端的将帅把蚩尤打败了,轩辕缅怀他的业绩,就在“端”的后面加了一个“公”字,就成了“端公”。因“端公”生*说爱唱爱跳,所以就有“端公舞”。陈心忠认为:《端公舞》与宫廷巫舞、民间祭祀活动都有很大的关系,是楚人崇巫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古朴、神秘、粗犷的特点。

    南漳是楚国的发祥地。楚国早期有350多年的艰难跋涉、筚路蓝缕,都在这里度过的。《端公舞》因此承传最完整,共有16场。但“会”的人不多。前几年,南漳县委、县政府为此抽出专门的人力进行过一次抢救性的挖掘整理。从去年到现在,为中央电视台表演的姚凯等艺人相继去世。如今

    [1] [2] 下一页

    ,整个薛坪会《端公舞》的就数34岁的秦大武了。他8岁时就跟很有名气的爷爷秦应凯学艺,13时就独立行艺。他的父亲因为是党员、村干部,所以没有学艺。据秦大武讲,他们家已有六代相传《端公舞》,悬在香案上的“行坛站子”就有千余年历史了!如今,他家的法器、乐器、服饰最全,木刻珍贵古籍本最多。《端公舞》的16场他全能表演。而有4口人的他家,没有一分土地;妻子全心照顾两个孩子,他一心在外“跑场”,生计全靠此维系。村民张安志等人跟着“搭班子”。虽没有明码标价,全凭主人家庭情况而定,每个月他的收入都在1800元左右。

    专家分析

    《端公舞》的地位和作用

    3000多年来,从楚王宫廷流传到民间,至今生生不息被称为“活化石”的《端公舞》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它是远古传承下来的古楚巫舞和遗风,具有浓郁的楚文化韵味,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华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大有裨益,并由此观察到中华文明发展的轨迹。

    其次,它对于研究巫舞乃至楚国历史文化具有极大的价值。《端公舞》的舞蹈动作和曲谱旋律、歌词内容,都颇具地方特色,是可以借鉴和发挥,甚至改造和翻新的。

    再次,通过对《端公舞》观其流、溯其源之后,我们发现,这种歌舞的原始内容和形式与古楚文化既一脉相承,又有发展创新。它不断地顺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不断适应了不同时代官府和民间的需要。其中有很多舞蹈化了的劳动动作和极为通俗的口语化了的唱词。

    最后,经过专家考订和开发出来的《端公舞》,品位大大提升,将会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游客前来考察、论证,这既充实了荆山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也扩展了发展旅游业的外延。 rainman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