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亚特兰蒂斯号女宇航员欢迎会两次晕倒(图)
  • 什么差异导致我们成为人类?
  • 武夷山两大未解之谜:神秘角怪何来?
  • 英国6岁男童疑存有前世记忆
  • 陈香美:求索不老的谜题
  • 九洲SOD中国香格里拉大型综合考察全面解读香格里拉
  • 月球南极可能没有大量的冰
  • 塞浦路斯发现活着的史前大老鼠(图)
  • 2070年 亚洲太平洋地区数以百万计人将失去家园
  • 大自然需要多久才能将人类的痕迹抹去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330万年前幼女化石出土 下半身像人上半身像猿<%=id%>

      她很“老”,因为她生活在330万年前,她很“小”,因为她只活到三岁。

      她的下颚粗壮、突出,鼻子扁平,额头后倾,从现代人的标准看,没有人会喜欢这张小脸,除了母亲和古人类学家。

      考古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具绝无仅有的南猿的女童骸骨化石,被命名为“塞拉姆”。
     
      这具新发现的330万年前幼女化石保存得近乎完整,是迄今发现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幼年古人类化石。

      1974年,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被称为“露西”的*古人类化石。“露西”被认为是最古老的原始人之一,“露西”的被发现是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考古学家认为,“塞拉姆”比“露西”整整早了10多万年。

      空前发现

      “3岁的人类祖先化石”

      多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科考小组20日在《自然》杂志上宣布,他们在埃塞俄比亚境内发现了一具距今330万年的幼年女性古人类化石。这是迄今发现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幼年古人类化石。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古人类学家伯纳德·伍德说,在此之前,类似完整的最古老人类幼儿化石是距今30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化石。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完整的原始人类骨骼,”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泽莱塞奈·阿莱姆塞吉德说:“她的完整性、古老性和死亡年龄使之成为古人类学史上的空前发现”。他是这个科考小组负责人。

      这具幼女化石被命名为“塞拉姆”。在埃塞俄比亚的联邦工作语言阿姆哈拉语中,这是“和平”的意思。“塞拉姆”和“露西”同属南猿阿法种化石,被认为是现代人类的祖先之一。有意思的是,这具化石发现地点距离“露西”发掘处仅60公里左右。

      发现过程

      “沙砾中露出一张小脸”

      这具化石2000年12月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北400公里处被发现。

      阿莱姆塞吉德带领的科考小组当时正挥汗如雨,跋涉在光秃秃的山地岩壁上,突然看到沙砾中半掩着一张仰视天空的小脸。考察人员当场判断,这是幼年阿法种古人类的头骨。

      科考小组说,“塞拉姆”可能死于附近阿瓦什河的一次洪水爆发,随后尸体被掩埋在沙砾和岩石堆中,这种密封环境保证了化石完整。

      接下来5年多,考察组用外科手术般的精细挖掘,完整出土了头盖骨、下颚、躯干、脊椎、四肢和左脚。通过牙齿鉴定,研究人员判定这是一名3岁幼女。

      古人类学家弗雷德·斯普尔说,这一发现“令人激动”之处在于,她恰好处在“发生许多变化”的古人类生长年龄阶段,“大脑正在发育,牙齿正在长出,四肢正在发展”。

      科学意义

      下半身像人上半身像猿

      对“塞拉姆”的初步研究结果已经给科学家带来许多惊喜和恍然大悟。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学院的古人类学家蒂姆·怀特说,这个幼儿化石证实,阿法种古人类确实已经直立行走。

      但有一点却众说纷纭,即阿法种古人类是否还保留着猿类爬行和在树上灵活穿梭的能力,如果失去了这些能力,就意味着阿法种古人类处在了人猿的分界线更靠近人的一边。

      根据目前的初步分析,虽然“塞拉姆”的下半身很接近人类,但她的上半身更像猿类:肩胛骨像是大猩猩的;颈部短而粗,像是类人猿的,人类的脖子通常比较细,这样才能在奔跑时保持头部的稳定;内耳槽类似于黑猩猩的;而她的手指像黑猩猩的一样长而弯曲。

      一些科学家认为,“塞拉姆”的矮小身躯看起来适合直立行走,但肩膀和胳膊更接近猿人,说明“塞拉姆”可能仍保留了爬树和在林间穿行的原始能力。

      “塞拉姆”的大脑尺寸与同年龄的黑猩猩相当,但与成年阿法种古人的头骨比较,她的大脑发育速度相对较慢,这点接近现代人类。

      填补人类进化关键环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化石中非常罕见地保留了舌骨。这是第二次在古人类骸骨中发现舌骨,此前只有在穴居人化石中出现过。“塞拉姆”的舌骨也类似于黑猩猩的。

      由于舌骨与舌部肌肉相连,它有助科学家研究南方古猿可以发出什么声音。科学家表示,他们的发音可能更接近猿类,而不是人类。

      从猿到人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中间存在许多环节和空白。对于古人类学家来说,一块化石有时就能弥补其中一个关键环节,何况是完整的人类幼年化石。

      阿莱姆塞吉德

    [1] [2] 下一页

    说:“现在我们首次有了确切证据,显示出人类祖先的幼儿阶段究竟是什么样子。”

      人类学家认为,“塞拉姆”能为阿法种古人类和古人类婴幼儿期的研究打开新的视野。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