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部分特殊结构 DNA与疾病有关
  • 权力增加能否影响大脑结构
  • 奥运已达到人类生理极限?
  • 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服务》是这样诞生的
  • 胡夫金字塔发现新秘道(组图)
  • 美太阳能飞机坠毁之谜揭开 设计缺陷是元凶
  • 对外星人的猜想:肉身凡胎还是铁骨铮铮
  • 德国科学家揭开鸟儿直立睡觉之谜
  • 什么控制人寿命?基因里藏着长寿秘密
  • 小猪模拟碰撞 发现死亡原因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破解通古斯之谜指日可待?<%=id%>

    hspace=0

    对于神秘的通古斯大*,研究者们众说纷纭

    hspace=0


    在通古斯陨石坠落地区,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公里的森林呈扇面形从中间向四周倒伏。

    hspace=0


    俄科学家称在通古斯大*地区发现疑似陨石残骸和“地外文明”的装置,近百年前大*之谜有望破解


      “地球”和“唯一”似乎从来都是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在这个迄今我们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上,人类总是难免会感到孤单。寻找自己的同类,也许是出于认识自我本能的渴望。我们尚未找到并踏上另一颗“生命之星”之前,寻求天外来客的任何蛛丝马迹也许是最为现实的努力。

      从1908年6月30日通古斯发生神秘*以来,人们为解开这一谜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前不久,俄罗斯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刊出一条相当吸引眼球的消息,西伯利亚“通古斯太空现象”基金会科考队员宣布,他们成功地在通古斯陨石坠落地区找到了一个属于“地外文明”的装置,这为揭开20世纪最大的科学谜团似乎带来一线曙光。

      俄科考队员宣称发现“外星飞船残骸”

      这些物体在1908年6月30日大*发生时,坠落在距离埃文基自治州瓦纳瓦拉村65公里远的地方,并且一直被当做陨石。1927年,列昂尼德·库利克教授领导的一个苏联科考队,首次对大*进行考察和研究,但是直到此次考察活动展开之前,一直没有找到外星飞船的任何遗迹。

      埃文基自治州政府新闻局宣布说,考察工作是在今年夏天开始。科考队根据太空照片确定了考察路线,并且扩大了在拜基特地区的考察区域。新闻局宣布的消息同时指出,科考队在考察过程中成功地找到了一些外星飞行器残骸。专家们认为,1908年6月30日,一艘外星飞船失事坠毁在通古斯地区。

      此外,考察队员们还发现了所谓的“鹿石”。当年,很多目击者在回忆通古斯大*时都提到过这种“鹿石”。考察队把50公斤“鹿石”碎片运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实验室,准备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按照考察队领队、“通古斯太空现象”基金会主席尤里·拉夫宾的话说,此次科考行动取得的成果令人鼓舞,也许神秘的“通古斯大*”谜底即将被彻底破解。

      外星人千钧一发舍身救地球?

      1998年,克拉斯诺雅尔斯克曾经召开过一次“通古斯问题90年”研讨会。会议召开前夕,尤里·拉夫宾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展示了在通古斯*现场找到的两颗螺丝。

      拉夫宾当时声称,外星人介入了那场发生在1908年的大灾难。他认为,当时,某个宇宙物体正向地球撞来,是外星人在千钧一发之际,摧毁了这颗宇宙物体或者使其偏离了原来的航线,把地球从毁灭的边缘拯救了出来。

        为证明自己这种说法的可信性,拉夫宾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两颗在*中心发现的重金属螺丝,其中一颗螺丝是在地下1.5米的岩石中被发现的。

      这两颗奇怪的螺丝异常坚硬,无论什么样的机械设备都无法使其受到损害。在分析其制造成分时,同样没有任何结果。根据拉夫宾的说法,相关的仪器根本就没有反应。

      正是这些难得的东西让拉夫宾做出如下设想:一艘外星飞船在地球附近与一颗彗星发生了碰撞。

      早在1994年9月,尤里·拉夫宾就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当时,他在距离陨石坠落区域600公里远的克拉斯诺雅尔斯克找到了一块重达5吨的巨型陨石。一些专家认为,这是通古斯宇宙物体的一块残片。但是,有专家完全否认了这种说法。

      神秘的通古斯大*一直吸引世人关注

      通古斯陨石是一块与地球发生了碰撞的巨大天体。1908年6月30

    [1] [2] 下一页

    日,这块陨石坠落在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的石泉通古斯河流域。当地时间早上7点15分,一颗巨大的流星划过天迹。许多东西伯利亚居民都看到了这一奇观。这颗非比寻常的天体带着呼啸之声,好似天空响起了阵阵巨雷。陨石与地球相撞造成了巨大的*,使大地为之震颤,在叶尼塞河、勒拿河和贝加尔湖之间方圆百万平方公里内都可以感觉到。

      上世纪20年代,苏联开始对通古斯大*进行研究。当时,苏联科学院组织了一个以库利克教授为首的科考队,在通古斯进行了四次考察活动。考察发现,在通古斯陨石坠落地区,森林呈扇面形从中间向四周倒伏。奇怪的是,*中心的树木没有倒下,但是也已经枝叶全无,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在那次大*中,大部分森林都被烧毁。此后将近20次的考察活动查明,倒伏的森林具有“蝶形对称”的特点,其对称轴刚好与陨石坠落的轨迹在大地上的投影相附。倒伏森林的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公里。

      通古斯大*产生的能量远远超过了美国亚利桑那陨石撞击地球的能量。但是,亚利桑那留下了一个直径1200米的巨大陨石坑,而通古斯没有发现任何陨石撞击的痕迹。有关专家的解释是,这是由于*发生在陨石与地球相撞之前的原因。

      研究者们对通古斯大*众说纷纭

      尽管对通古斯陨石*机制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结束,但是在部分学者看来,这个天外来客虽然具有很大的动能,但它的密度却很小,甚至小于水的密度,同时强度也不高,而且具有高挥发性。这样的特性导致它在靠近地球密度较高的大气层域急剧减速,并在这一过程中破碎和蒸发。有人认为,这是一颗由水和气体冻结、中间夹带了一些高熔点物质的彗星。

        “彗星说”最早由库利克教授提出,随后,费辛科夫对彗星本质的研究材料使这一学说得到发展。根据他的研究,通古斯陨石的重量不小于100万吨,飞行速度约为30-40公里/秒。

      在通古斯*区域发现了细小的硅酸盐和磁铁矿圆珠。从外表上看,这些圆珠很像彗星粉尘或者彗星*产生的颗粒。*后夜空中的光亮很可能是由这些颗粒组成的彗尾在大气层中散射阳光的结果。对通古斯陨石的研究还远没有结束。有些倾向“彗星说”的考察成果,还有待进一步证明。此外,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研究者们也曾提出过许多其他的假设。不过,这些假设同样没有在细节上得到证实。

      有一种说法认为,通古斯陨石是由“反物质”构成,通古斯陨石坠落过程中的*是地球上的“物质”与陨石的“反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伴随着巨大能量的爆发。但是,类似这种“陨石核*”的提法与事实不符。调查表明,在通古斯陨石坠落地区,没有发现放射性提高的现象,岩石里根本没有放射性物质。如果“核*”假设成立的话,通古斯一定会出现异常的放射现象。

      另有一种假设“黑洞说”,认为通古斯陨石本身是一个微小黑洞,它从通古斯进入地球,然后从大西洋穿出。但是,通古斯陨石坠落过程中并没有出现“黑洞”运动应该造成的后果。因此,这种假说也不能成立。

      除此之外,有关通古斯大*还有着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假设。民间曾经流传着“上帝降世”、“火龙飞舞”、“第二次日俄战争开始”等说法。此后,又出现了一些似乎更为合理的解释,如陨石坠落、闪电球*、陨石*、不寻常的地震、火山喷发等等。然而,“通古斯大*”发生至今已近百年,尽管科学家们对其也已进行过多次考察研究,但“大*”原因仍然是个谜。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