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科学家揭秘云南古鱼化石 发现鼻孔进化过程
  • 温室效应加剧 北极熊很可能在本世纪末灭绝
  • 蓝田人遗址要申报世遗 化石堆找到猿人头骨
  • 贺兰山发现可能为西夏王朝离宫别苑大型遗址
  • 加拿大一枝黄花失控在昆明发生逸野现象
  • 我国大型天体望远镜将监测威胁地球的小行星
  • 中国政府制止帽天山采矿以保护寒武纪遗址
  • 墨西哥教堂引进高技术设备消除手机铃声
  • 法制日报特稿:特别证据DNA——不是测谎仪
  • 英国研究发现骨质疏松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商周秦汉汉字发展沿革谱系研究历经8年完成<%=id%>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了解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商周秦汉汉字发展沿革谱系研究”,历经8年于日前全面完成,其最终成果为300万字手抄影印本专著《古文字谱系疏证》。

      考古发现证明,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沿用至今的自源文字体系。至少在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汉字已发展到成熟阶段。但由于先秦古文字资料缺失等原因,汉字发展史研究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对汉字发展的历史认识直到近代都未能超出东汉许慎所达到的水平。甲骨文发现后的百余年来,大量先秦和秦汉文字资料相继被发现,殷商到秦汉之际的古代汉字发展演进的历史面貌清晰地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的中国古文字学作为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逐步形成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据介绍,课题组开创性地从汉字音形义的内在联系入手,全面梳理了有关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战国秦汉文字的地下出土资料和研究文献,揭示了古文字阶段汉字体系内部的发展沿革关系,构建了古代汉字的发展沿革谱系,清晰地勾勒出了殷商到秦汉古代汉字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这对于正确认识汉字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促进汉字发展史的研究,推动古文字学和汉字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深入研究现代汉字、推动汉字规范化工作、科学编写语文教材和制定语文教学政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文字研究专家认为,《古文字谱系疏证》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汉字谱系整理与研究的大型学术专著”,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出版的《说文假借义证》《战国文字声系》等9部专著,发表的97篇专题学术论文,体现了古文字研究领域“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治学精神。

      这一课题由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安徽大学教授黄德宽主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