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科学家发表论文称宇宙寿命至少还有240亿年
  • 云南建世界最大少数民族基因库 包含25民族
  • 西藏列山古墓群之谜新说 主人是钦木氏家族
  • 辽宁打击贩卖化石 采掘化石资源需专家审核
  • 南非艾滋病在2008年将吞噬近50万生命
  • 中国艾滋免费治疗从应急反应走向科学规范
  • 美试验飞机再挑战飞行极速 预计为音速10倍
  • 探秘首博文物大修:白塔寺密封册至今未开封
  • 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展开 探明12处文物区
  • 考古发现:福建东山再现疑似古沉船遗址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DNA证据表明美洲西部气候变化导致野牛减少<%=id%>


      美洲野牛踏就的沉重蹄印,已经成为美洲西部原野永恒的印记。因为这种生物数量急剧减少,一些古生物学家对人类多有责难。但是一项新的DNA检测证据表明,导致野牛减少的元凶可能并非捕猎,而是当地气候变化所致。


      重达一吨、毛发浓密的美洲野牛,一度多达几千万头,但是19世纪人们取牛皮做革、割牛肉为食,甚至纯粹以猎牛为乐将它列入运动项目,导致其数量骤然减至1000头以下。
    然而,野牛的数量在此之前也曾剧减。为查明人类是否导致野牛减少的唯一原因,英国牛津大学的Alan Cooper、Beth Shapiro和同事一起,从来自北美、西伯利亚和中国的442具野牛化石上取得DNA样品,检测出其线粒体中变异最快的部分的基因系列,进而分析出当时野牛的基因多样性。为“拼”出更为完整的野牛“家谱”,研究者还测出了220件样品的碳放射性同位素数据。


      研究者在11月26日出版的《》上报道,北美洲的野牛曾经向南迁徙,10万年或更早以前甚至抵达墨西哥。大约37000年前,野牛数量开始减少,可能是因为随着冰期来临,它们的生活习性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又经过15000年,不断延伸的冰河将分布于南北各地的野牛群拦腰截断,情况进一步恶化。到大约8000年后最后一批冰河消退,北部野牛的基因多样性已经一落千丈了。研究小组推断,受损的基因多样性可能再也没能完全恢复,因为生活习性的变化,北部野牛特别是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牛,从此和它们住在南部地区、基因多样性受损更少的“亲戚”隔绝开来,“人丁”再也不得兴旺。


      这一结论最少引起了一个强烈的反响。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古生物学家John Alroy说:“我想这一解释过于武断,没有实际的数据支持。”他指出其它数据显示,很多地方的野牛经过剧烈的气候变化,同样也能过得很好。Alroy据此宣称,一定是人为干涉导致当地野牛出现全面“减员”,甚至已经趋于绝种。但是美国明尼苏达双城大学德卢斯市分校的生态学家John Pastor说,新的研究为这一争论提供了新的观点:“Shapiro的结论给予人们的启发是,不仅仅是哪一种因素”导致这一哺乳动物濒临灭绝。


      (刘英楠)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