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专访神探李昌钰:破案如砍瓜切菜还要靠运气
  • 研究发现盲人有第六感 能感知他人面部表情
  • 专家称金庸小说中小龙女的活死人墓确有其事
  • 北京天文馆新馆落成开放 孩子不敢看4D电影
  • 科学家发现人参花蕾药用价值超过人参根5倍
  • 兰州不明飞行物坠地* 方圆百公里有强烈震感
  • 国际空间站食品储备告急 2名宇航员被迫节食
  • 农业部最新统计入侵我国外来生物达400余种
  • 西夏学专家确定历史上西夏文字共5863个正字
  • 埃及又出土20具木乃伊 伴随部分古铜币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我国专家发现河南两重要宋窑胎料关系较近<%=id%>


      本报讯 (记者刘英楠)通过对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窑汝瓷、汝州市张公巷窑青瓷胎样品进行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并对相关元素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模糊聚类分析,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赵维娟等研究发现:这两大宋瓷产地出产的瓷器,其胎料产地各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关系较近;其中,清凉寺窑汝官瓷和汝民瓷使用的胎料基本相同。


      赵维娟副教授介绍,宋代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瓷中,汝、钧、北宋官窑的窑
    址都在河南,作为北宋御用品,艺术价值蜚声中外。汝官瓷兴盛于北宋,由于历史上烧造时间很短,传世品很少。1987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河南宝丰清凉寺发现汝窑遗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6次对其进行发掘,于2000年发现了汝官窑遗址中心烧造区。目前考古学界对清凉寺窑性质的看法已基本一致,汝官窑遗址在宝丰清凉寺已属定论。


      至于北宋官窑,南宋人顾文荐在《负喧杂录》中说,“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对于这段记载考古学界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北宋官窑就是汝窑,其根据是明初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记载:“汴京官窑色好者与汝窑相类”;一种认为古文献提到的宋代官窑是指南宋杭州修内司官窑,北宋官窑不存在;还有一种认为北宋官窑存在,只是窑址没有找到而已。


      2000年,河南省汝州市张公巷发现一处窑址,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初步发掘,这里不仅有与宝丰清凉寺窑相类似的标本,而且也有非常重要的有异于一般汝官窑的标本,这立刻引起古陶瓷专家的高度重视。2001年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即是“汝州张公巷窑与汝官窑的关系”。2004年5月,在郑州召开了张公巷窑考古新发现专家研讨会,大部分专家认为张公巷窑极可能是北宋官窑。鉴于目前发掘面积小,窑炉还没有找到,张公巷窑的性质有待进一步的发掘、研究、探讨确认。


      赵维娟表示,不管张公巷窑是不是北宋官窑,研究它与清凉寺汝官窑的渊源关系,搞清它们的来龙去脉,都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为解决这一问题,她和郑州大学同事及复旦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承焕生教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孙新民研究员、河南省高科塑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靳雯清等一起,用PIXE方法对两窑瓷胎进行了成分测定和模糊聚类研究。


      据介绍,PIXE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非破坏性、多元素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古陶瓷、古玻璃等样品的成分分析。研究人员以考古发掘的陶瓷残片为样本,共取张公巷窑样品23个、宝丰清凉寺窑汝官瓷样品34个、清凉寺民窑样品6个。然后利用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外束PIXE技术测定样品中Al2O3、SiO2、Fe2O3等化学成分的含量。将测量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后,所得结果就能为两窑瓷胎的原料产地、承继关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显示,清凉寺窑汝官瓷和汝民瓷所使用的胎料基本相同,赵维娟分析应都是就地取材加以烧制。当分辨阈值较高时,清凉寺窑汝瓷胎和张公巷窑青瓷胎分为不同的两类,这说明两窑胎料产地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当分辨阈值调得稍低时,所有样品就聚为一类,这说明它们的关系仍然比较近。这可能是由于宝丰县和汝州市两个地区相距较近,矿藏储存条件基本相同所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