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碳纳米管技术首次检测出太赫兹光子
  • 物质与反物质可迅速转换
  • 浅谈反物质
  • 美成功制造出平面离子陷阱
  •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最后的边疆
  • 科学家揭开反常巨浪吞船之谜
  • 德光学技术计划瞄准五大前沿
  • 现代科技毁灭地球的十大可能
  • 10年内美国地面军车实现无人驾驶
  • 生物分子手性原则是什么?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海归学子研发出可降解包装新材料<%=id%>

    本报讯(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胡安慰)  红薯、玉米、稻草、糠皮做主料,苦瓜、樟树叶、瓷土作辅料,“烹饪”出了“泡沫板”。最近,“这道菜”的主厨苏笑海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杰作。 

      1993年,苏笑海博士毕业后德国回到中国武汉。他把做贸易积攒下来的钱投入到第一个环保项目———纸杯、纸碗中。他并没有停留,继续投入资金冲击白色污染的世界难题。5年中,他带领湖北绿世界科技公司的研发人员历经了几千次的试验,终于自创了一套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生产可降解包装新材料的工艺技术。 

      这一技术首先对红薯、玉米淀粉为主的废弃物进行改性,使其接近普通塑料的性能水平。淀粉作“水泥”。他们筛选出稻草、丝瓜藤等废弃植物纤维作“钢筋”,增强抗压、抗震强度。用樟树叶提取物防虫,用苦瓜、果胶等提取物防霉防腐。 

      在产品展示现场,他拿着发泡过的颗粒送到自己的嘴里,笑着说,如果是塑料我就不敢吃了,因为这里面都是天然的可降解材料。记者也大胆的吃了一粒,味道就像爆米花。 

      苏笑海创造的新材料在强度、硬度、重量等指标上均超过塑料泡沫产品使用指标,降解指标超过国家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可以替代电子、机械产品的塑料泡沫内包装,废弃后还可回收作饲料。目前,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的这一技术已通过中试,从投料、混合、添加剂、模具发泡成型等过程形成全自动化生产线,规模化生产后价格比其他类型包装材料降低一半。参加鉴定的专家认为,这一技术成果具备了产业化生产要求。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