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太阳能自动开启垃圾箱
  • 改造冷热水交换技术
  • 手机替你的汽车指路抓贼
  • 双人水下漫游探寻器
  • 智能型电动旅行箱
  •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
  • 日本开发出可扒开瓦砾的救灾机器人
  • 英研究生成新光学效应 可使固体物质变透明
  • 美科学家开发出可防数码相机*新装置
  • 假肢有了真感觉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发明家追求什么—访因特网先驱斯蒂芬·克罗克<%=id%>

    因特网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初使因特网进入人类现实生活并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一批人不懈追求的结果。这当中就有文特·塞夫、斯蒂芬·克罗克和乔恩·波斯泰尔。塞夫对因特网的贡献众所周知,而通过采访,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克罗克在因特网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参与国防部计划

      克罗克在洛杉矶以北的圣·弗南德谷长大,他和塞夫及波斯泰尔都是范努斯高中的“神童”。中学时代,他们整天泡在学校的数学俱乐部,后来又都考入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并成为因特网雏形——— A RPA网的创始人。

      今年57岁的克罗克告诉记者,20世纪60年代末,他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研究生,因为总能从其他人设计的软件中找出毛病而闻名。当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计划局提出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及犹他大学的计算机连在一起的计划时,克罗克积极参与了这项计划,他编辑了第一个“因特网草案”———使计算机互相通信的一组共同工作术语。克罗克的这一工作奠定了因特网的基础,他被誉为因特网先驱可谓名副其实。

      奋斗在因特网前沿

      由于克罗克迷上了计算机,而对其他学科兴趣平平,以至他在加州大学花了7年才获得学士学位。加州大学毕业后,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但研究工作毫无起色。还是加州大学的教授对克罗克了解甚深,让他回到母校继续读研究生课程,并最终使他完成学位论文。以后的20多年,克罗克就一直奋斗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他曾任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计划局因特网项目经理,后来又在设计计算机防火墙方面成了权威。20世纪90年代初,克罗克又成为维护网络安全的带头人,成为“因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安全主任。由于黑客和计算机病毒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大事,克罗克在国会众议院几次作证,极力倡导公司和个人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加密软件。“为了增进因特网的安全,关键问题在哪里?”记者问。克罗克说:“首先要注意保护因特网基础设施。其中包括保护因特网系统供应商及域名系统。其次要保护各公司和用户。在这方面设计出良好的防火墙、良好的操作系统、有效的抗病毒软件、密码编制及身份识别系统都是非常重要。”他认为,开放源码 L inux操作系统比微软视窗操作系统要安全得多。

      追求的方向不变

      克罗克曾参与创办了5家高技术公司。虽然他已成为百万富翁,但他的穿戴与举止,仍然表现出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特征。他的妻子说,他们仍然过着研究生的生活。

      1994年的一天,因特网投资商林奇将克罗克等4个人请到他在硅谷的家中,在林奇的书房内,他们策划成立了开发因特网付款技术的“ C yberCash”公司,克罗克任公司首席技术官。由于有英特尔和思科公司资助, C yberCash公司上市当天股价就长了一半,很快成为大型电子商贸公司。但由于电子商贸的先天不足,公司难以维计,于1999年申请破产保护。克罗克在公司股价很高时离开了这家公司,倒不是他有什么先见之明,而是公司到后来只知道追求每月财务平衡,偏离了他原来的理念。

      尽管克罗克离开了 C yberCash公司,但为了将他的一个个新创意付诸实施,他又投资创立了“ S teve Crocker”技术咨询公司、“ E xecutive DSL”高速因特网服务公司、经度系统公司和开发数据分享软件的“ S hinkuro”公司。这几家公司都因赶上网络公司泡沫破裂期,不是中途将其卖掉,就是转让他人去经营,而只剩下由克罗克任首席执行官的“ S hinkuro”公司。

      在美国像克罗克一样的发明家有许多。他们大多不以办企业成功论英雄,总是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他们的梦想不是生活上过得如何舒服,而是始终“执迷不悟”地想将自己的发明创意为人们所用、造福人类。美国之所以能形成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新局面,很大一方面在于成功企业家的背后有千千万万所谓不成功的发明家。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