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核心技术有突破 国内首台高端自主发动机投产
  • 保护石刻用纳米技术 现代高科技让文物重获新生
  • 科学家用纳米线奏乐
  • 中国制造出纳米级发电机
  • 美国科学家成功提取肝脏干细胞
  • 新方法可在四小时内检测出禽流感
  • 科学家发现帕金森病机理
  • 考古学家:人类农业始于1万年前
  • 韩国科学家发现减肥蛋白质
  • 美英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天然蛋白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莫非真有贫穷基因?<%=id%>

    我们处于基因的世纪,几乎每天都会见到报道说发现某种基因影响人的疾病、生理、心理和行为,甚至连一个人的*倾向也有人认为与基因有关。如果是在二、三十年前,类似这样的一则报道将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是现在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不久以前,苏格兰格拉斯哥人群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向媒体透露说,他们发现有一种基因与贫穷人群有关。这则消息没有引起什么反响。认为人的贫穷是由基因导致的,这并非新鲜的想法,早在上个世纪初遗传学刚刚建立的时候,有不少遗传学家就这么宣称过,由此引发了一场旨在消灭劣等基因以改造社会的“优生学”运动,使“优生学”一词后来在西方声名狼藉。

        不过,这一次苏格兰的遗传学家似乎并非是在空谈。他们发现,在苏格兰贫穷社区的人群中,体内细胞因子的含量要比富裕社区高得多。细胞因子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警戒状态,随时准备抵御细菌的入侵。因此体内细胞因子的含量高有助于提高儿童对疾病的免疫力,这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贫穷人群对比较的恶劣生存环境的一种适应。不过,对儿童有益的因素对*却可能有害。人体免疫系统持续处于警戒状态会导致慢性炎症诱发心血管等疾病,让人容易衰老。据称生活在格拉斯哥东区的穷人到55岁看上去就跟70岁一样老,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64岁。

        这项研究至此听上去还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不过其研究人员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对实验对象做脑部扫描,想要发现这种高免疫力对人的心理状态有何影响。他们认为细胞因子也会影响人的情绪,让人对人生感到悲观,因此可以解释为什么穷人会觉得自己受困于贫穷,而失去了改善生活的兴趣。换句话说,这种由贫穷环境选择出来的基因又会让人安贫乐道,难怪苏格兰媒体将它称为“贫穷基因”。

        穷人的后代一般来说也更容易贫困,暴发户即使在现代社会也不多见,从这个角度上说,贫穷是“遗传”的。而人类的婚姻历来讲究门当户对,让穷人和富人分别成了两个“遗传群体”,那么在这两个“遗传群体”中找到有些基因的频率不一样,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细胞因子是否就是一个与贫穷有关的基因,光靠研究苏格兰格拉斯哥市的穷人群体是不足以得出结论的,还需要与世界各地的穷人群体相互比较才行。

      我们处于基因的世纪,几乎每天都会见到报道说发现某种基因影响人的疾病、生理、心理和行为,甚至连一个人的*倾向也有人认为与基因有关。如果是在二、三十年前,类似这样的一则报道将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是现在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不久以前,苏格兰格拉斯哥人群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向媒体透露说,他们发现有一种基因与贫穷人群有关。这则消息没有引起什么反响。认为人的贫穷是由基因导致的,这并非新鲜的想法,早在上个世纪初遗传学刚刚建立的时候,有不少遗传学家就这么宣称过,由此引发了一场旨在消灭劣等基因以改造社会的“优生学”运动,使“优生学”一词后来在西方声名狼藉。

        不过,这一次苏格兰的遗传学家似乎并非是在空谈。他们发现,在苏格兰贫穷社区的人群中,体内细胞因子的含量要比富裕社区高得多。细胞因子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警戒状态,随时准备抵御细菌的入侵。因此体内细胞因子的含量高有助于提高儿童对疾病的免疫力,这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贫穷人群对比较的恶劣生存环境的一种适应。不过,对儿童有益的因素对*却可能有害。人体免疫系统持续处于警戒状态会导致慢性炎症诱发心血管等疾病,让人容易衰老。据称生活在格拉斯哥东区的穷人到55岁看上去就跟70岁一样老,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64岁。

        这项研究至此听上去还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不过其研究人员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对实验对象做脑部扫描,想要发现这种高免疫力对人的心理状态有何影响。他们认为细胞因子也会影响人的情绪,让人对人生感到悲观,因此可以解释为什么穷人会觉得自己受困于贫穷,而失去了改善生活的兴趣。换句话说,这种由贫穷环境选择出来的基因又会让人安贫乐道,难怪苏格兰媒体将它称为“贫穷基因”。

        穷人的后代一般来说也更容易贫困,暴发户即使在现代社会也不多见,从这个角度上说,贫穷是“遗传”的。而人类的婚姻历来讲究门当户对,让穷人和富人分别成了两个“遗传群体”,那么在这两个“遗传群体”中找到有些基因的频率不一样,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细胞因子是否就是一个与贫穷有关的基因,光靠研究苏格兰格拉斯哥市的穷人群体是不足以得出结论的,还需要与世界各地的穷人群体相互比较才行。

        即使这真的是一个与贫穷相关的基因,也不能说明它就是“贫穷基因”。相关性并不等于因果性。它可能与贫穷没有直接的关系,也可能是贫穷的结果而不是因素。把它做为贫穷的因素,最多算是一种难以证明的猜想。

        可能是因为历史文化的原因,英国科学家喜欢去研究贫富差异。在1997年,英国科学家公布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老夫少妻的后代中儿子多于女儿,而老妻少夫的后代则是女儿多于儿子。在英国,老夫少妻多发生于上层阶级,而老妻少夫则多发生于社会的底层,因此这似乎表明后代性别的比例也存在贫富差异。

        其实这种现象生物学家们早就发现了。根据自然选择原理,如果一个生物群体存在着等级,不同等级的交配机会不同,那么,后代性别比例也会发生变化。等级较高的,会生更多的儿子,因为它们的一个儿子可以跟许多雌*配,传播基因快;而等级低的,会生更多的女儿,生了儿子也不容易找到配偶,生了也白生。

        1985年通过对苏格兰红鹿的研究,证实了这项预测。这种红鹿实行一夫多妻制,母鹿中则存在着等级制度。等级高的母鹿能够抢到更多的食物,长得更强壮,它们的后代能受到更好的照看,结果它们的后代也比平均水平强壮。如果母鹿能够“知道”自己的等级(比如,老是觉得肚子饿或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就意味着等级低),那么等级高的母鹿将会倾向于生儿子,而等级低的将会多生女儿。

        人类是生物长期进化的产物,我们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会打上进化、遗传的烙印,虽然我们未必会意识到。但是人类同时又是社会的产物,贸然把人类的行为都归因于人的生物学属性,是不明智也是不负责任的。特别是在发布能够影响到社会观念、社会决策的进化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成果时,更需要慎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