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追求民主与科学
  • 共同苦难史,中印要牢记
  • 1900年 清廷与俄国公使合作谋杀德国公使?
  • 孔子为何憎恶白天睡觉
  • 孔子长什么样重要吗
  • 反腐倡廉当学扁鹊三兄弟
  • 试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
  • 古今救灾制度的差距与变迁:清朝制度是亮点
  • 看杀卫玠——爱与美的断想
  • 究竟有没有科学易或易科学?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对屠杀矿工的万人坑冷漠意味什么<%=id%>

    相关报道:

    淮南“万人坑”纪念馆资金挪用建豪华会议室

    日方宣布在中国吉林回收418枚遗留化学炮弹

    日本大阪法院驳回二战中国劳工索赔诉求

    抢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

    一面是残破不堪的 “万人坑”纪念馆,一面是用“万人坑”修缮资金修建的豪华会议室……近日,安徽淮南“万人坑”纪念馆挪用修缮资金修建高档会议室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纪念“九一八”的*音犹在耳,见证侵华日军残酷奴役、杀害矿工的淮南“万人坑”纪念馆就爆出这样的新闻,让人无限感慨。

    不禁想起一些专家学者的忧虑。“九一八”博物馆馆长最担心日军侵华的历史被歪曲、“遗忘”。哲学家任继愈如此反问,我们谴责日本人在忘记历史,但是我们自己呢?南京的学生有不知道南京大屠杀地点在哪儿的,沈阳的学生有不知道“九一八”发生地点的,这些说明什么呢?

    在一些人看来,“九一八”已是陈年旧事,况且是中国人屈辱的日子,为什么还要纪念?还有人认为:时代在进步,国家在不断壮大,对我们的后代还是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何必总是自揭伤疤?

    但光荣和耻辱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是民族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鲁迅先生说过,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民族的未来。与中华民族的丰功伟绩相比,我们更应该深深地铭记国耻,而不是“忽略”和“忘记”。因为“倘若我们失去了那段历史,也将失去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进步的机会”。

    如果说,一些群众对国耻的“无知”仅仅是个人认识问题。那么,政府部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人员的“冷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则贻害更深。因为,城市建设和遗址保护部门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不但不能让重见天日的历史罪证得到有效保护,反而可能加快历史遗址的破坏和消亡。近年来,这样惨痛的教训并不鲜见。

    尽管每年“九一八”那天,都有很多城市鸣响防空*,警示人们不忘国耻,但在城市改建中,往往着重考虑商业价值,而不是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上海的四行仓库长期被商场占用,为什么南京的慰安所、徐州的地下水牢、沈阳的“北大营”难逃“拆迁”命运……尽管中央财政高度重视,拨出专款用于修缮各地的抗日烈士纪念馆,但在有些地方领导看来,保护远远不如开发出政绩、出成果;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地方打着“保护遗址”的旗号,修建新的“标志性建筑”,修建新的楼堂会馆。

    看过“万人坑”的人,都会为累累白骨所震撼,都会刻骨铭心地理解什么叫“痛心”!侵华日军留下的“万人坑”,不仅代表、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历史,更给世人留下了活生生的历史教材。而这种教材,常常是“绝版”,一旦破坏或消失,就无法复原,更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

    撰写《南京大屠杀》一书的张纯如说“忘记南京大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别让历史遗址毁在我们自己手里,不要因为毁坏遗址而成为新的历史罪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