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刨子的发明
  • 煤炭的发明
  • 电池的发明
  • 保持土壤肥力法的发明
  • 辐射不育法的发明
  • 剪羊毛机的发明
  • 拖拉机的发明
  • 抗旱剂的发明
  • 井渠法的发明
  • 预置板的发明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滴滴涕的发明<%=id%>

    在总数达300万种的昆虫中,最多只有300种是对人类有害的,如蚊、蝇、马蜂、蟑螂等等。但这些有害昆虫的肆虐,却给农业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能不能找到一种只杀死昆虫而不伤害其它生物的杀虫剂呢?瑞士化学家米勒1935年开始了这样一种索。他研究了许多有机物,对于那些似乎有希望的化合物,他先研究其化学结构,然后再试验结构略有不同的其它化合物,看看效果是不是更好。这项工作持续了4年,到1939年9月时,米勒制成了一种叫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名字太长,通常只取英文字头,把它称为DDT(滴滴涕)。滴滴涕早在1874年就被德国化学家奥里默蔡德勒首先合成出来,但是那时一点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现在,米勒发现它正是他一直寻找的那种东西。当米勒用它在苍蝇身上进行实验时,其杀虫效力使他大吃一惊。更使他惊喜的是,当他把乳剂DDT喷酒在门窗上时,发现这种乳剂干燥后,仍能在长达几天的时间里保持杀虫效力。这种杀虫剂易于制造,价格低廉,也没有什么难闻的气味。更重要的是,它对绝大多数生物几乎是无害的,但对昆虫则意味着死亡。米勒工作的盖吉公司在法国申请了滴滴涕的专利。1942年,滴滴涕制剂开始生产销售。伴随这种杀虫剂的使用产生了一些富有戏剧色彩的事件。1943年,盟军占领意大利那不勒斯,随着冬天来临,斑疹伤寒开始在当地流行。当局下令让军人和老百姓排队接受滴滴涕溶液的喷洒。人们奇怪地发现,虱子死了,班疹伤寒绝迹了。1945年,美军占领日本后也曾如法炮制。滴滴涕的出现,标志着一代新型工人合成杀虫剂的诞生,彻底改变了昔日人类面对害虫束手无策的局面。它在农业上被大面积地使用,对马铃薯害虫,秋千蛾等农作物的许多害虫都有很好的毒杀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具有高度稳定性而能积累于生物体内,易对环境严重污染,所以目前大多数国家已部分或全部使用滴滴涕。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