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眼镜的发明
  • 扇子的发明
  • 手表的发明
  • 铅笔的发明
  • 肥皂的发明
  • 健力宝的发明
  • 空心面的发明
  • 红烩鸡的发明
  • 自动切菜机的发明
  • 霓红灯的发明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粽子的发明<%=id%>

     粽子又叫角黍,是我国人民喜食的米制品。人们都知道端午节吃粽子同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公元前340年,正值战国时期。这年的五月初五,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面临亡国之痛,悲愤地投汨罗江自尽。当地人民闻讯从四面八方划船来救。一群慈善的老妇还特地从家里带来米食等物撒入江中,不使鱼虾损伤屈原的躯体。如此效法的人又用竹筒盛米,楝叶堵住竹筒,再用五色线缠好,据南朝梁吴均说,这是防止当粽子投江祭屈原时被神话中的蛟龙抢走的缘故。最初的粽子叫“筒粽”,到了魏晋时代,端午吃粽子已极为普遍,人们的制作技艺也相应提高,煮食用菰叶包粘米、粟子、枣子及其他佐味品做成的粽子。后来人们用艾叶或苇叶包粽子,也是有来由的。据《初学记》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有个叫欧回的人,在汨罗江边遇见一个人,他自称三闾大夫(屈原官名),叮嘱以后祭奠之物可用艾叶包裹,五色线捆好,蛟龙畏惧而不敢抢食。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此时,人们有吃粽子的习惯,粽子的用料、制作方法和风味因地而异。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