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用创新激发学生最大潜力
  • 多摄入富含维C食物可防风湿性关节炎
  • 创新,不仅是发明创造
  • 12岁男生破神秘邮件难题 要当爱因斯坦第二
  • 我国经济发展将走向创新驱动型
  • 台教授用催眠激发创意 37人一学期提81项发明
  • 孝子悬赏10万元请人搞发明
  • 世界知识产权日聚焦创新
  • 创新不光要喊出来
  • 自主创新呼唤技术经营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发明与创造,传授发明方法<%=id%>

    发明创造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发现或许就没有发明,发明是在发现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后产生新的想法和付诸实施的过程、或对现有技术发现的不足和缺陷进行
    改进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人们历来都重视发明的结果,却忽视了对发明本身的研究,这使人们对发明创造看的比较深奥,以为只有少数人才能搞发明创造。
    发明创造人人都能搞、人人都能做,关键在于对生产、生活、以及身边事物是否留心和细心观察,最好应有记录。记录好每次观察结果,当时的想法,分析现存事物的缺陷不足与长处。以后再进行类比或应用及改进。
    发明与创造有大有小,小发明与大发明大发现和自己的知识面或知识层次有一定关系,小发明人人都能搞,种类可以非常多,而大发明如宇宙航行、高能物理技术与基础科学研究,则要求有相应的知识才能从事相应的研究。
    发明与创造有成功也有失败,首先以知识为基础,其次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发明与发明不是照抄照般,而是根据自己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独立思考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发明与创造是永远革新的永远前进、不因循守旧的,这是古今中外发明家与学者们的共同风格。发明创造过程中无不经过曲折的道路,但只要是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并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发明创造也是有迹可寻的、甚至可以说是能够传授的,发明创造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偶然发现法《2》联想法《3》挖掘潜力法《4》移植发明法《5》逆向思维法《6》希望列举法《7》缺点列举法《8》适应需要发明法《9》触类旁通法《10》分析借鉴法《11》扩展用途法《12》反面求索法。
    下面将上述几点方法分别叙述,有关发明发方面做些介绍
    1、偶然发现法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些偶然的现象我们要抓住它的特点想一想它的道理要是清楚他的道理往往可以搞出一些发明来。
    一些发明或许就是偶然的发现,如果不去思考, 偶然的发现就会滑过去,什么结果也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有它的道理,偶然出现的事物也有它的道理,只是我们不注意罢了。可是我们抓住不放 ,那就可以通过它发现一些道理搞出一些发明来。
    比如偶然发现的小孔成像原理,可以研制成针孔照相机*镜头,近视眼罩等。
    2、联想发明法
    剖析成功的发明,其中有不少是靠联想成功的,比如河蚌中的珍珠是由于蚌内进入异物后蚌内分泌黏液将异物包裹而形成的,那么是否在蚌内人为放入异物也可以生产珍珠呢?经实验是可行的在蚌内植入人物插片或动物浮雕插片同样也可生长出人物或动物的浮雕图案的珍珠。
    3、挖掘潜力法
    许多人或许会想,废弃的东西还有用途吗?如果往深一层想,有些东西是否还有别的用途或废弃的东西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挖掘潜力法就是破除守旧观念,注意被忽视事物,物尽其用。具体操作就是变废为宝,一改多用。
    4、移植发明法
    移植发明法也可称转移发明法,就是把已知的原理或熟悉的部件,运用到新的发明上来,这种技术上的移植,是发明创造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往往是一条捷径。
    比如说汽车是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是原有的,那么把太阳能电池运用到汽车上即车即成为太阳能汽车。这即是成功的事例。电影机的成功是直接采用了缝纫机 的工作原理。
    5逆向思考法
    搞发明思路要灵活,左思右想找不到出路时倒过来即是很好的办法,到过来想,用走迷宫来说明最清楚,一般人是从如口进入开始,最后到出。这样做有时很不顺利,倒过来的想法,即是逆想思考法。比如快速夹紧台钳就是发现普通台钳夹紧速度太慢,所以从快速夹紧方面考虑终于成功。另如一个灯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还需要光源,可手头又没有电料或来不及安装灯线,而最终目的是照亮这一块地方,那么找一块镜子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6、希望列举法
    对于身边许多事,可能都有一些希望当这些希望得到实施以后,发明也就成功了,着也是搞发明的思考方法。用学过的知识和前人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这种方法和缺点列举法一样,也是选择发明题目的一种简便有效的办法。
    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插座很不方便如果有一种带微光灯的插座,就解决了上述问题,它的实施过程即是发明。
    7、缺点列举法
    发明的题目从何而来?
    有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看身边使用的东西,有什么不方便,不顺当,不如意的地方。有很多东西,当你看惯了,就会认为没有什么值得改进和发明,可是你用新的眼光去看它,同一个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看法。首先看它是否有什么缺点,如何克服,克服的过程既是发明的过程。这样就很容易找到发明的题目,经过改进,缺点克服了新的产品出来了新的发明成功了。
    8、适应需要发明法
    了解我们身边有什么需要,也是我们寻找发明目标的重要途径,经过仔细观察,充分调研,抓住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某些需要,下工夫进行研究,就能创造出受人欢迎的产品。
    海边游泳后休息时如果有一个枕头是最好的事,充气枕、充气床应运而生。
    9、触类旁通法
    把这一个换成那一个如何?提出疑问再搞发明时极为有用,在实际生活中,当你碰到困难时寻找“代用品”这一思路往往能使你摆脱困境,取得成功。
    比如黑耳栽培,木耳本来生长在死椴木树干上,后来人们在椴木段上栽培成功,有些地区缺乏木材,有人研究用锯末栽培取得成功,有些地区锯末缺乏又研究用作物秸杆又取得成功。经实验都是可行的。
    10、分析借鉴法
    分析一些发明的诞生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对周围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其次,从中找出可贵的某些特征,最后将此特性运用于自己研究的事物之中,这种方法产生的发明也是屡见不鲜。
    如何抓住发明特性,是搞发明的人共同遇到的问题。
    一、热情是发明的动力,只有热衷于工作,热衷于,热衷于事业才能有所发明,它促使人们动脑筋想问题。如果毫无思想压力,无所事事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发明。对自己的事业、工作、理想应有远大的志向。
    那么用什么标准才能从众多的事物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项目,这要根据自己的知识面,因人而异,大体有以下几项:便宜、省工、实用、美观、时兴。用这些标准来衡量时,要注意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主要是为他人着想。
    二、寻找降低成本的办法
    要想使自己的发明获得最大成功,就要降低成本、减少工序、节能降耗等多种措施。
    三、要满足他人的要求,才能受到众人的欢迎,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能被人接受。

    任何事物,都有困难成为技术革新的对象,即使最简单的生活用品也不例外,每样东西都有可能有缺陷,长处背后或许还有弱点,缺陷的改进、弱点的克服这就是发明的产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