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用创新激发学生最大潜力
  • 多摄入富含维C食物可防风湿性关节炎
  • 创新,不仅是发明创造
  • 12岁男生破神秘邮件难题 要当爱因斯坦第二
  • 我国经济发展将走向创新驱动型
  • 台教授用催眠激发创意 37人一学期提81项发明
  • 孝子悬赏10万元请人搞发明
  • 世界知识产权日聚焦创新
  • 发明与创造,传授发明方法
  • 民间发明人现状引起全社会关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自主创新与思想创造<%=id%>

     

        建设“创新型城市”,要将自主创新作为第一竞争力,同时也要将思想“创造”作为第一推动力。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中心环节,必然要自始至终融入思想“创造”,方能在原始性创新中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集成性创新中产生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在消化吸收性创新中变国外先进技术为中国技术,高速度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

    一、自主创新与思想“创造”的统一性特征

      从战略层面看,自主创新与思想“创造”,统一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统一于全面推进“十一五”规划的高水平实施。解决经济社会进步、科技进步与创新、引进消化吸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及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等五大关键问题,需要以自主创新与思想“创造”的统一为基点。从战术层面看,自主创新与思想“创造”的统一性,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共生性。思想与行动形影不离,思想“创造”与自主创新共生共存。一个祟尚科学的人,不可能把思想只停留在响亮的口号上,停留在激昂的号召中;一个祟尚思想的人,不可能把科学只停留在呆板的研究上,停留在机械的实验中。新技术、新工艺的流程,是设计—制作—改进—再设计—再制作—再改进的过程。其中,设计、再设计就是思想的“表现”;制作、改进,再制作、再改进就是“创造”的“表现”。思想“创造”无时无刻不伴随着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无时无刻离得开思想“创造”。没有思想上的虚拟“创造”,就没有技术上的实体创新。没有思想“创造”的自主创新,或没有自主创新的思想“创造”都是徒劳无功的。

      二是融合性。自主创新作为第一竞争力,其活跃性特质内含于思想“创造”;思想“创造”作为第一推动力,其智慧闪光外现于自主创新。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体现了融合性特征。自主创新作为第一竞争力并不是孤立的能力,必然要以思想“创造”力为精神要素;思想“创造”作为第一推动力并不能孤立存在,必然要以自主创新作为“创造”的物质对象。可见,自主创新与思想创造是互为表里的,没有思想创造便没有自主创新,没有自主创新思想创造便没有聚焦目标。作为物质背后的精神力量,思想创造是自主创新的根本前提,自主创新是思想创造的根本目标。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进程中,思想创造作为物质背后的精神力量,是自主创新的文化动力,自主创新与思想创造的融合,就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融合。

      三是互动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科技的进步表现为思想的活跃,思想的活跃同时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世界经济中心的五次转移,无一例外都是由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来带动的,而科学技术的繁荣进步,又是以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为前提的。14世纪的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获得了思想创造能力,拉开了近代史上人类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创新技术的序幕。许多时候,不是我们缺乏创新的潜力,而是缺乏创新的思想;许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了,而是缺乏思想“创造”的魄力。客观审视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能够发现一种积蓄中的思想能量,发挥这种能量,就有理由期待自主创新的突破。

    二、自主创新与思想“创造”的过程性特征

      自主创新与思想“创造”过程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把握了这些特殊规律,才能使自主创新能力与思想创造能力同时得到提高。

      一是批判性。科学总是以后人不断发现前人认识中的缺陷,不足,错误,并予以修正,补充,乃至推翻其中某些错误结论而前进,而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批判性的眼光。提高自主创新和思想创造能力的过程也是在批判中建设新技术、新品牌的过程,它主张将既成的一切现有的科学技术予以理性的审察与批判。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普遍机理,也是一个社会保持生命力的内在法则,其中,批判精神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它维护着一个创新机体的健康与活力。在批判的过程中,思想不断跨越技术有限性的边界并打开新技术的大门。在原始性创新中,批判是对原有技术的重新审视;在集成性创新中,批判是对现有技术的重新整合;在消化性创新中,批判是对国外技术的重新创造。没有批判精神,就会弱化自主创新的思想动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创新活力。思想创造常常来自于独立的判断、批判性的探讨,自主创新、思想创造过程的这种批判品格能使技术的敏锐与思想的灵性得到张扬。

      二是试错性。允许犯错误、允许多样性的试验性失误,是保持自主创新与思想“创造”永不间断的必要条件。科技史上无数的事例证明,创新充满了探索性,也出现了许多未曾意料的结果。而那些预期有效的、有目的的行为,却往往未必能够取得成功。有的创新来自历史错误的“复苏”;有的创新源于不经意的探索。如果没有对错误的容忍和对错误的保存,有价值的创新极有可能被湮没。要注意破除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的那种循陈规、走旧路的思维定式,注意克服那种唯书唯上、照搬照套的行为惯性,使思想在跳跃中不断超越自己,挑战自己的理论视野,挑战自己的精神高度,从而发出天籁之音、绘出宇宙之景,迈进一个新的科学技术殿堂。

      三是创造性。自主创新与思想“创造”要有自立的勇气,创新的精神。无论是认识创新还是实践创新,无论是大的突破还是小的改进,都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主创新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独创性,一般技术可以引进,核心技术很难引进。现代化的设备可以买来,现代化的中国买不来。具备了独创性,才有独特性。要结合本国、本省市、本单位的特色,独立自主地开展创造性工作。自主创新最为强调的是提高人的创造力,充分挖掘出每个人具备的创造能力。一个人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要有胆识;不仅要有能力,而且要有眼力。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推崇探索、宽容失败,鼓励冒尖、包容个性,提倡竞争、倡导合作,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自主创新与思想创造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要求我们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能领先一步、快人一拍,真正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从一个大国走向一个强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