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 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
  • 基础理论研究 人类科技发展的基石
  • 科研成果不能放在书架上
  • 我国经济发展将走向创新驱动型
  • 台教授用催眠激发创意 37人一学期提81项发明
  • 孝子悬赏10万元请人搞发明
  • 世界知识产权日聚焦创新
  • 发明与创造,传授发明方法
  • 民间发明人现状引起全社会关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我国大学科技创新亟待解决四大问题<%=id%>

     

     

        科研力量较分散,科研规划与重点项目的整合程度不高,科学研究缺乏核心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13日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了大学科技创新迫切需要解决的四大问题。

      我国大学科技创新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周济说,大学的科研力量还比较分散,科研工作缺少长期、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科研规划与重点项目的整合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低水平重复的现象还时有所见;大学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得不到强有力的投入和支持,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缺乏核心竞争能力。此外,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是一个关注多年但还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突出问题。

      据周济介绍,“十五”期间,全国大学承担各类科研课题61.9万项,发表论文146.3万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论文17.6万篇。截至2005年底,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达3.5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万项。过去5年,全国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5.07%;技术发明奖64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64.40%;科技进步奖433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3.57%。

      2005年,全国高校科技研究与开发人员总数超过25万,全国高校累计争取科技活动经费400亿元,是1998年的6倍以上,年均递增18.5%。根据国家整体规划,目前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总数的61.7%,已经启动试点的国家实验室有一半设在高校。我国已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50个。

      周济说,大学要真正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就要把大学综合科技优势与企业的科技需求相结合。要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主导性作用;要围绕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需要,紧盯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升级需求,主动参与重大的研发工程;要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建设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连接大学与企业的成果转化基地;要积极参与区域科技创新规划,承担地方科技攻关项目,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区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的整合、带动与辐射效应。

      他说,每一所大学,特别是研究性大学都要立足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传统优势和区域特点,制定出具有战略高度和学校特色的科技创新规划,注意集中优势资源和形成鲜明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战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