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 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
  • 基础理论研究 人类科技发展的基石
  • 科研成果不能放在书架上
  • 我国大学科技创新亟待解决四大问题
  • 台教授用催眠激发创意 37人一学期提81项发明
  • 孝子悬赏10万元请人搞发明
  • 世界知识产权日聚焦创新
  • 发明与创造,传授发明方法
  • 民间发明人现状引起全社会关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自主创新如何走上成功之路<%=id%>

    \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企业懂得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懂得专利制度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运用专利制度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在企业研发和运用专利制度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明确目标——企业研发以应用技术为切入点。

     

      众所周知,新知识的出现与成为可应用的技术之间有很长的时间跨度。企业为了降低研发投入的风险,缩短研发的周期,提高研发的成功率,研发应以应用技术为目标。在基本科学理论没有成型之前,企业可以密切关注,理论成型之后可以投入可行性技术研究。有人统计,在企业自主研发的十个产品中,能够投入市场的只有两三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这方面创造了成功的经验。在物理学家斯坦因梅茨的建议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于1905年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企业研发实验室。在实验室设立之初就明确将技术发明作为研发的目标。斯坦因梅茨主持的项目都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技术突破为导向。在确定研发项目时,斯坦因梅茨首先选择技术可能突破的领域,其次组织研究人员进行理论研究,以获取所需的知识。斯坦因梅茨的创新思维为正确处理科学与技术在研究中的关系做出了贡献,开辟了企业研发的先河。

     

      跟随发展——风险最小,成功率最高,回报最优。

     

      技术开发和设计新产品都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新技术转化为在市场上流通的新产品需要很长时间。相比较而言,在自己的实力不是很强大的情况下,采取跟随一流企业的发展战略是明智的。跟随战略是风险最小,成功率最高,回报最优厚的聪明选择。美国在复印机、汽车、传真机等诸多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都曾占有主导地位。在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的较量中,美国企业的技术优势是有目共睹的,日本企业采取跟随战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造,取得了成功,接二连三地取代了美国企业许多产品的市场主导权。

     

      成本优势——为创新奠定基础。

     

      后发国家的企业往往在成本方面比技术方面更具有优势。以成本优势谋求市场优势是后发国家企业的切入点。美国施乐公司发明了复印机,这是开创性的发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又不断增加新功能,在技术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但这无疑在成本方面就成为劣势。日本佳能公司看准了复印机巨大市场的商机,引进施乐公司第一代复印机专利技术,以简单实用的成本优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占领了美国市场。经过多年的努力,佳能复印机已成为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品牌。引进技术和品牌以较高的速度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这种方式也是学习这个领域技术的最佳途径,可以较快地为企业自主创新奠定基础。

     

      组合出击——持续创新机制造就成功。

     

      知识和技术都飞快地更新,“一招鲜吃遍天”已成为不可能。因此,技术创新必须开发一代,储备一代,形成组合动作,建立持续创新的机制。美国杜邦公司于1938年发明了尼龙,并申请了专利。与此同时,杜邦公司立即组织化学专家研发新型的合成纤维,形成杜邦公司的专利群,使潜在的竞争对手难以绕开,从而在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种技术的组合动作与专利良性互动,造就杜邦公司成为领先的合成纤维制造商。

     

      健全双翼——振翅高飞。

     

      经营与创新是企业的双翼,彼此不可或缺。创新意味着成功的可能,拥有专利意味着潜在的优势,只有创新与经营相得益彰,企业才能振翅高飞。美国苹果公司发明了个人电脑,这是开创性的发明,获得了专利。苹果公司在项目的运营中,技术没有能够与经营形成共振的双翼,在不长的时间就丧失了市场的主导权。IBM公司在苹果公司发明的基础上成功地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有机地集合,虽只是技术的改进,但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也是吸引消费者的妙招。因此,在竞争中处于上风就不难理解了。前面谈到的杜邦公司在组合研发技术的同时降低了尼龙的产品的价格,使技术与经营策略巧妙地结合,形成了技术领先和市场主导。

     

      独树一帜——取得某个领域的领导权。

     

      企业选准创新的目标,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可以取得某个领域的领导权。这种战略可以产生出最高的回报率,但所承担的风险也是非常高的。要么一次中的,成为某个产业的主导,要么一无所获,败下阵来。这方面既有成功的范例,又有失败的典型。微软、英特尔公司是成功的范例,他们在精心思考和分析之后,选定项目,雇用本领域最杰出的人才,投入大笔的科研经费,最终以技术的成功取得优势,以专利保护获得巨大的回报,占据了市场的领导权。

     

      专利制度为创新提供机制保证,是促进持续创新的长效机制。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能否运用得当,就在于企业家的眼光和能力。我国处于大发展的机遇期,要实现由资源消耗和劳动密集向自主创新的转变,走上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发展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研发水平和经营水平总体上处于跟随发展的状况,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会使企业更好地振动自主创新和善于经营的双翼展翅高飞,飞得更快更远更高。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